静态博客入口:http://blog.5d.cn/user34/wmj/
2007/12/02 | 青玉案(送伯固归吴中)
类别(唐诗宋词) | 评论(0) | 阅读(25) | 发表于 13:06

苏轼

  三年枕上吴中路,遣黄犬,随君去。若到松江呼小渡,莫惊鸳鹭,四桥尽是、老子经行处。   《辋川图》上看春暮,常记高人右丞句。作个归期天定许,春衫犹是,小蛮针线,曾湿西湖雨。

2007/12/02 | 卜算子(黄州定惠院寓居作)
类别(唐诗宋词) | 评论(0) | 阅读(32) | 发表于 13:01

苏轼

  缺月挂疏桐,漏断人初静。谁见幽人独往来,飘渺孤鸿影。   惊起却回头,有恨无人省。拣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。

2007/12/02 | 蜗牛和玫瑰树
类别(童话世界) | 评论(0) | 阅读(8) | 发表于 12:53
园子的四周是一圈榛子树丛,像一排篱笆。外面是田野和草地,有许多牛羊。园子的中
间有一棵花繁的玫瑰树,树下有一只蜗牛,他体内有许多东西,那是他自己。
    “等着,等轮到我吧!”他说道,“我不止开花,不止结榛子,或者说像牛羊一样只产
奶,我要贡献更多的东西。”“我真是对您大抱希望呢,”玫瑰树说道。“我斗胆请教一
下,您什么时候兑现呢?”
    “我得慢慢来,”蜗牛说道。“您总是那么着急!着急是不能成事的。”
    第二年蜗牛仍躺在玫瑰树下大体上同一个地方的太阳里。玫瑰树结了骨朵,绽出花朵,
总是那么清爽,那么新鲜。蜗牛伸出一半身子,探出他的触角,接着又把触角缩了回去。
“什么东西看来都和去年一样!没有出现什么进步!玫瑰树还在开他的玫瑰花,再没有什么
新招了!”
    夏天过去,秋天到来,玫瑰还在开花,结骨朵,一直到雪飘了下来,寒风呼啸,天气潮
湿;玫瑰树垂向地面,蜗牛钻到地里。
    接着又开始了新的一年,玫瑰又吐芽抽枝,蜗牛也爬了出来。
    “现在您已经成了老玫瑰枝了,”他说道,“您大约快要了结生命了。您把您所有的一
切都给了世界,这是否有意义,是一个我没有时间考虑的问题。但很明显,您一点也没有为
您的内在发展做过点什么。否则的话,您一
2007/12/02 | 普赛克
类别(童话世界) | 评论(0) | 阅读(14) | 发表于 12:52
黎明时分,在腥红的天空中,有一颗很大的星在闪闪发光;这是清晨最明亮的星。它的
光在白色的墙上摇晃着,好像要在上面写下它要想说的,写下它在千万年间在我们这个旋转
着的地球上这里那里看到的东西一般。
    这里是其中的一个故事!
    不久前——它的不久前对我们人类来说可就是几百年前——我的光线跟随着一位年轻的
艺术家走着。那是在教皇之都,在世界大都罗马城里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那里许多情景都变
了。但这种变化,并不及人的体形从儿童到暮年的变化那么快。皇帝的宫殿变成了废墟,成
了今天的那种情形;在倒塌的大理石柱子之间,在墙壁仍闪着金光的浴室①的缝里,生长着
榕树和月桂;圆形剧场②也是一片废墟;教堂的钟在鸣响着,焚烧着的香散发出好闻的气
味;大队的人群拿着烛和闪亮的天篷走过大街。大家都虔诚信教,艺术很崇高也很神圣。在
罗马生活着世界最伟大的画家拉菲尔③;这里还生活着时代最早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④;连
教皇本人都崇敬这两位,曾去拜访过他们;艺术得到公认,受到尊敬和奖掖!但是,并不是
所有伟大和杰出的东西都被人看到、被人认识的。
    在一条窄小的街上有一所旧屋,它曾是一座庙宇。这里住着一位年轻的艺术家,他很
穷,不为人所知。是的,可是要知道,他有年轻朋友,也都是艺术家,心灵年轻,理想时
髦,观念新颖。他们对他说,他有极高的天赋和足够的才干。但是他很傻,他自己从来不相
信这个。要知道,他总是把他用泥塑的东西摔碎。他从来不满足,从来没有完成过什么作
品;应该完成,这样才有人看得见,被
2007/12/02 | 蝴蝶
类别(童话世界) | 评论(0) | 阅读(7) | 发表于 12:51
蝴蝶想为自己找个爱人。他自然想在花中为自己选那么一位娇小玲珑的。他看着一朵朵
的花;一朵朵的花都安详、端庄地坐在各自的杆子上,像没有订婚的姑娘那样。可供他挑选
的花很多很多,挑选起来很困难。蝴蝶怕麻烦,他便飞到春黄菊那里。他们把她叫做法国的
玛格丽特,他们知道她能卜算,她也真的能。一对对爱人把她的花瓣一片片扯下,摘一片就
问一个关于爱情的问题:“真心实意吗?——痛苦吗?——爱得很吗?——一点点儿吗?—
—一点儿也不吗?”或者诸如此类的。各人都用自己的语言问。蝴蝶也来问了;他并不把花
瓣摘下,而是亲吻着每一朵花瓣,他的意思是,善意能得到最好的回报。
    “亲爱的玛格丽特春黄菊!”他说道,“您是花中最聪明的妇人了!您懂得卜算!告诉
我,我能得到这个、那个吗?我能得到谁?我知道了便可以直接飞到那里求婚去了!”可是
玛格丽特根本就不回答。她不喜欢他把她称为妇人,因为你知道她还是处女,那她当然便不
是妇人了。他问了第二遍,问了第三遍。他从她那里一个字都没得到,于是他不愿再问了,
直截了当地开始求起婚来!
    那是早春的时候,到处盛开着谎报夏①和番红花。“她们都很娇小!”蝴蝶说道,“一
群可爱的十五、六岁的小姑娘!可就是太幼稚了点儿。”他,就像所有的年轻男人一样,在
寻找稍为年长一点儿的女孩子。之后,他飞到了银莲花那里。她们对他苦味又太重了一点
儿;紫罗兰感情
2007/12/01 | 美国
类别(向往和平) | 评论(0) | 阅读(19) | 发表于 12:34
2007/12/01 | 游褒禅山记——(北宋)王安石
类别(古典文学) | 评论(0) | 阅读(29) | 发表于 12:06

游褒禅山记

王安石

 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,而卒葬之;以故其后名之曰:“褒禅”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,褒之庐冢也。距其院东五里,所谓华山洞者,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。距洞百余步,有碑仆道,其文漫灭,独其为文犹可识曰:“花山”。今言“华”如“华实”之“华”者,盖音谬也。

  其下平旷,有泉侧出,而记游者甚众,——所谓前洞也。由山以上五六里,有穴窈然,入之甚寒,问其深,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,——谓之后洞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,入之愈深,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。有怠而欲出者,曰:“不出,火且尽。”遂与之俱出。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,然视其左右,来而记之者已少。盖其又深,则其至又加少矣。方是时,余之力尚足入火尚足以明也。既其出,则或咎其欲出者,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。

  于是余有叹焉。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,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。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;险以远则至者少。而世之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

2007/12/01 | 洞仙歌
类别(唐诗宋词) | 评论(0) | 阅读(14) | 发表于 11:35

苏轼

  余七岁时,见眉州老尼,姓朱,忘其名,年九十岁。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,一日大热,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,作一词,朱具能记之。今四十年,朱已死久矣,人无知此词者,但记其首两句,暇日寻味,岂《洞仙歌令》乎?乃为足之云。

  冰肌玉骨,自清凉无汗。水殿风来暗香满。绣帘开、一点明月窥人,人未寝,敧枕钗横鬓乱。   起来携素手,庭户无声,时见疏星渡河汉。试问夜如何?夜已三更,金波淡、玉绳低转。但屈指、西风几时来,又不道流年,暗中偷换。

2007/12/01 | 永遇乐
类别(唐诗宋词) | 评论(0) | 阅读(21) | 发表于 11:24

苏轼

彭城夜宿燕子楼,梦盼盼,因作此词。

  明月如霜,好风如水,清景无限。曲港跳鱼,圆荷泻露,寂寞无人见。紞如三鼓,铿然一叶,黯黯梦云惊断。夜茫茫、重寻无处,觉来小园行遍。   天涯倦客,山中归路,望断故园心眼。燕子楼空,佳人何在?空锁楼中燕。古今如梦,何曾梦觉,但有旧欢新怨。异时对、黄楼夜景,为余浩叹。

2007/12/01 | 水龙吟(次韵章质夫《杨花词》)
类别(唐诗宋词) | 评论(0) | 阅读(25) | 发表于 11:17

苏轼

  似花还似非花,也无人惜从教坠。抛家傍路,思量却是,无情有思。萦损柔肠,困酣娇眼,欲开还闭。梦随风万里,寻郎去处,又还被、莺呼起。   不恨此花飞尽,恨西园、落红难缀。晓来雨过,遗踪何在?一池萍碎。春色三分,二分尘土,一分流水。细看来、不是杨花,点点是离人泪。

2007/12/01 | 冰姑娘
类别(童话世界) | 评论(0) | 阅读(78) | 发表于 10:56
一 小鲁迪

  让我们去瑞士游历一番,让我们在这秀丽的山国里四处看看,那里树木沿着陡峭的石壁
生长成林;让我们爬到那些闪光的雪地里,再下到绿草地;河流小溪匆匆流过这片草地,就
好像害怕时间不够,来不及流到海里消逝掉似的。太阳烘晒着深谷,也烘晒着高处那些厚实
的积雪。积雪年复一年地融化,结成了闪闪发光的冰块,变成声势浩大的雪崩,形成有尖峭
冰块的冰川。在小小的山城格林德尔瓦尔德旁两个宽宽的山峡“恐怖号角”和“晴雨号角”
①的下面,便有两片这样的冰川,看去十分奇异。于是到了夏天便有许多许多的外国人从世
界各地赶到这里来。他们翻过白雪覆盖的高山,爬下深谷,接着他们还要往上爬好几个小
时。他们往上爬的时候,山谷变得更加地深邃。他们往下瞧,就好像是从汽球上往下瞧一
样。身前往往垂挂着云朵,厚实,沉重,就像是一道道围绕着山尖的烟缦。而在散布着许多
深褐色木屋的山谷之中,则还有一丝阳光在闪耀,把耀眼的绿景中的一片托出,看去它就像
是透明的一般。下面的水湍急地流过,发出嗖嗖、飒飒的声音。前面的水涓涓淌下,发出清
脆的响声,看去宛如从山上飘下的一条摇曳的银带。
    上山的路的两侧有一些木屋,每所木屋都有自己的一个种土豆的园子。这是必需的,因
为屋里人口很多,这里满是孩子,他们的嘴都很能吃。孩子们从家家户户屋里涌出,围着经
过的旅客,这些旅客或是步行,或是乘车。这一群孩子全都做生意。小孩们兜售刻得十分精
巧的木头小屋,就像人们看到的建在这

2007/12/01 | 新世纪的缪斯
类别(童话世界) | 评论(0) | 阅读(5) | 发表于 10:54
新世纪的缪斯①,我们的重孙,或许更远一些的后代会认识她,我们却不会。她何时显
现?她是个什么样子?她歌颂什么?她将要拨动什么样的心灵之弦呢?她要把她的时代提到
什么样的高度呢?
    这么多的问题存在于我们这个忙碌的时代里。在这个时代,诗差不多成了拦路石。在这
个时代,人们清楚地知道,那些非常不朽的,当代的诗人所写的东西,在未来或许只不过是
监狱墙上的炭写文字,只有个别有好奇心的人才会看到读到的东西罢了。
    诗应当有所作为,至少应当参与党派的斗争。在这些斗争中,流淌的或是血或是墨水。
    许多人说这是片面的说法。诗并没有被我们时代忘却。没有,现在还有人在他们的“空
闲的星期一②”想着诗。而且千真万确,在他们相应的最神圣的部位感到这种精神上的怨气
的时候,他们便会派人去书店,花上整整四个铜板把最受人推崇的诗集买来。有些人大约就
止于欣赏那些人家赠送的,或者满足于读印在菜店的包装袋上的那一点。这是便宜的,在我
们这个忙碌的时代,是要好好考虑便宜这件事的。我们已有的东西,满足了我们的需要,这
就足够了!未来的诗,如同未来的音乐,是堂吉诃德③式的;讨论它如同讨论去天王星探险
一般。
    时光太短,太宝贵,不能用于幻想游戏。什么,若是我们真想认真地讲一讲,什么是
诗?感情和思想的响亮的渲泄,它只不过是神经的振动和活动。所有的兴高采烈、欢乐、痛
苦,甚至于物质的追求,照那些学识渊博的人的说法,都是神经的振动。我们人人都一样—
—是一把弦乐
2007/12/01 | 在鸭场里
类别(童话世界) | 评论(0) | 阅读(2) | 发表于 10:52
从葡萄牙来了一只母鸡,有人说是从西班牙来的,关系不大,她被人称为葡萄牙鸭。她
生了蛋,被人宰了,做成了一道菜。这便是她一生的经历。所有从她的蛋里爬出来的,都被
叫做葡萄牙鸭,这颇为重要。现在这一族仅仅只剩下一只留在鸭场里了。这个地方鸡也可以
进去,而且就有一只公鸡在里面不可一世地到处闯荡着。
    “他那猛狠的啼声很搅扰我,”葡萄牙鸭说道,“可是他很漂亮,谁也不能否认,尽管
他并不是一只公鸭。他应该稳健一点儿,不过稳健是一种艺术,它要求更高层次的教养。邻
家花园里的椴树上的那些会唱歌的小鸟就有这样的教养。他们唱得多动听啊!要是我有这么
一只小鸟,那我真愿意做他的妈妈,又尽心又善良,我的葡萄牙血液里就有这种感情。”就
在她说这话的当儿来了一只小鸟。他从屋顶上头朝下落下来。猫追他,但是他逃脱了,一只
翅膀骨折了,掉到了鸭场里。
    “猫性难改,这坏蛋!”葡萄牙鸭说道,“打从我自己有小鸭的时候起,我就知道他
了!这么一个玩意儿,竟被允许在屋顶上生存横行!我想在葡萄牙是找不到的。”
    她很可怜这只会唱歌的小鸟,别的不是葡萄牙鸭的鸭子也很怜悯他。
    “可怜的小家伙,”他们说道,一只又一只地走了过来。“诚然我们自己不唱歌,”他
们说道,“但是我们有着内在的唱歌的本能,或者类似本能的某种东西。我们能感到这一
点,尽管我们没有用嘴讲过它。”
2007/11/30 | 英国
类别(向往和平) | 评论(0) | 阅读(245) | 发表于 14:54

2007/11/30 | 第二计:围魏救赵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56) | 发表于 14:20

[计名由来]

  本计出自《史记》记载的齐魏桂陵之战。计名则见于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0回:“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。”

  公元前354年,魏惠王派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。赵国向位于山东的齐国求救。齐王招募8万军队。任命田忌为统帅,孙膑为军师,前往援救赵国。田忌原想率兵直奔赵都邯郸,与魏军决一死战。军师孙膑建议说:魏国出动全部精锐部队攻打赵国,国内空虚,无重兵把守。因此,我们应攻打魏国都城大梁(今河南开封)。这样,魏军必定会停止对邯郸的包围,回兵救援本土。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,带领齐兵向魏都大梁进军。消息一经传开,魏将庞涓慌忙从赵国退兵,火速赶回魏国。这时,齐军在魏军回国必经之地桂陵一带(今河南长垣县西)设下伏兵,以逸待劳,作好充分准备。魏军长途跋涉,精疲力尽,遭到齐军的突然伏击,大败亏输,赵国之围也很快被打破了。

 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战例。后人把这次战例的经验加以升华、概括,列为三十六计的第二计。可是,此计主要是用于解围的。它的特点是:以迂为直,避实就虚,攻敌所必救,以解除敌军的围困。具体地说,就是:当本军某部遭敌围困不得突围时,救援的军队不是直接进攻围困的敌军,而迂为直,选择敌方相对空虚避实就虚、而又地处要害的地区进行攻击,以迫使敌方撤围回援,并趁敌军在回援途中,发起奇袭,以克敌制胜。

[原文]

  共敌不如分敌,敌阳不如敌阴。

[译文]

  攻打集中之敌,不如攻打分散之敌。从正面攻敌,不如从侧面攻打防守相对薄弱之敌。

[前人批语]

  治兵如治水。锐者避其锋,如导流;弱者塞其虚,如筑堰。故当齐救赵时,孙子谓田忌曰:“夫解杂乱纠纷者,不控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