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态博客入口:http://blog.5d.cn/user34/wmj/
2007/11/30 | 六国论——(宋朝)苏洵
类别(古典文学) | 评论(0) | 阅读(26) | 发表于 13:47

六国论

苏洵

  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。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或曰:六国互丧,率赂秦耶?曰:不赂者以赂者丧。盖失强援,不能独完。故曰弊在赂秦也。

  秦以攻取之外,小则获邑,大则得城。较秦之所得,与战胜而得者,其实百倍;诸侯之所亡,与战败而亡者,其实亦百倍。则秦之所大欲,诸侯之所大患,固不在战矣。思厥先祖父,暴霜露,斩荆棘,以有尺寸之地。子孙视之不甚惜,举以予人,如弃草芥。今日割五城,明日割十城,然后得一夕安寝。起视四境,而秦兵又至矣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,暴秦之欲无厌,奉之弥繁,侵之愈急。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。至于颠覆,理固宜然。古人云:“以地事秦,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。”此言得之。

  齐人未尝赂秦,终继五国迁灭,何哉?与嬴而不助五国也。五国既丧,齐亦不免矣。燕赵之君,始有远略,能守其土,义不赂秦。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,斯用兵之效也。至丹以荆卿为计,始速祸焉。赵尝五战于秦,二败而三胜。后秦击赵者再,李牧连却之,洎牧以谗诛,邯郸为郡,惜其用武而不终也。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,可谓智力孤危,战败而亡,诚不得已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,齐人勿附于秦,刺客不行,良将犹在,则胜负之数,存亡之理,当与秦相较,或未易量。

2007/11/30 | 水调歌头
类别(唐诗宋词) | 评论(0) | 阅读(10) | 发表于 13:14

苏轼

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作此篇兼怀子由。

  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我欲乘风归去,惟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,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   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2007/11/30 | 思远人
类别(唐诗宋词) | 评论(0) | 阅读(30) | 发表于 13:06

晏几道

  红叶黄花秋意晚,千里念行客。飞云过尽,归鸿无信,何处寄书得?   泪弹不尽临窗滴,就砚旋研墨。渐写到别来,此情深处,红笺为无色。

2007/11/30 | 留春令
类别(唐诗宋词) | 评论(0) | 阅读(9) | 发表于 13:01

晏几道

  画屏天畔,梦回依约,十洲云水。手捻红笺寄人书,写无限,伤春事。   别浦高楼曾漫倚,对江南千里。楼下分流水声中,有当日,凭高泪。

2007/11/30 | 雪人
类别(童话世界) | 评论(0) | 阅读(10) | 发表于 12:51
“在这可爱的冷天气里,我浑身筋骨都在嘎嘎作响!”雪人说道。“风儿定会让你生气
勃勃的!哦,那个烫人的东西,她盯着我呢!”他指的是快要落下去的太阳。“她要我眼花
那是办不到的,我一定能挺得住。”
    他的眼睛是两块三角形的瓦片做成的。嘴是一截旧的小耙,所以他有了牙齿。
    他是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诞生的。雪橇铃铛声和鞭炮劈啪声欢迎着他。
    太阳落下去,满月升了上来,又圆又大,在蔚蓝的天空中,很明亮美丽。
    “她从另外一边来了,”雪人说道。他以为那是太阳又重新露面。“我治好了她那用眼
盯着人的毛病!现在她可以挂在那里照个亮,让我看看自己了。我要是知道怎么样才能挪动
一下就好了!我很希望挪动一下!要是我能的话,我现在可想到冰上去溜溜,就像我看见孩
子们玩的那样!可是我不会滑冰。”
    “滚!滚!”那条链子拴着的老看家狗在叫。它有点沙,自打它住进屋里在火炉边上睡
觉以来,一直就有些沙哑。“太阳一定会教你跑的!你的先人就是这样,我看见过,还有你
的先人的先人。滚,滚!他们全都滚蛋了。”
    “我不明白你说些什么,好伙伴!”雪人说道。“是说上面那玩意儿会教我怎么跑
吗?”他指的是月亮。“是的,以前我盯着看她的时候,她真是在
2007/11/30 | 老爹做的事总是对的
类别(童话世界) | 评论(0) | 阅读(13) | 发表于 12:49
现在我要给你们讲一个我小时候听过的故事。从那以后,每次想到这个故事,我都觉得
它比以前更加美丽了。因为故事和许多人一个样,随着年龄增长,会变得越来越美丽动人,
这真是很好的事情!
    你一定到过乡下的!你见过顶子用谷草铺成的真正的农舍:藓苔和杂草自然而然地生长
着。屋脊上有一个鹳巢,鹳,人是离不开的。墙有些斜,窗子开得很低,是啊,而且只有一
扇窗子打得开。烤面包的灶突出来像个大肚子。接骨木丛斜在篱笆上,篱前一颗长着节疤的
柳树下有一个小小的水潭,有一只鸭子或者几只鸭子在里面游着。哦,还有一只看家狗,它
不管见了谁或者什么东西,都要叫一阵。
    我要讲的正是乡下的这样一所房子,里面住着两个人,农夫和农妇。他们家中的东西少
得可怜,可是,他们依旧可以再少一点的。我要说的是一匹马,这匹马在大道旁的沟里找草
吃。老头子骑着它进城,邻家来借它去使唤,他靠它给别人干活挣得点钱。然而卖掉它或者
把它换成什么对他们更有用的东西,挣的钱定然会更多一些。但是换什么呢。
    “老爹,这种事你最在行了!”妻子说道,“现在城里正在赶集,骑上马去吧,把马卖
掉得点钱回来,或是换点什么东西回来!你做的事情总是对的。骑上马赶集去吧!”
    于是她替他系好围裙,因为这类事她毕竟比他在行些;她给他打的是双结,看上去很
帅。于是他用手板擦了擦帽子,她在他的温暖的嘴唇上亲了亲,他便骑着要卖掉或是要换掉
的马上路了。可不是,老爹清楚。
  
2007/11/30 | 屎壳郎
类别(童话世界) | 评论(0) | 阅读(6) | 发表于 12:48
皇帝的马钉上了金掌,两只蹄子上各一个。
    为什么它会得到金马掌?
    它是最漂亮的动物,有漂亮的腿,眼睛露出很机智的神情,马鬃散挂在脖子上像一片丝
纱。它曾驮着它的主人奔驰于枪林弹雨之中,听到过子弹呼啸。敌人逼近的时候,它用口
咬,用腿踢四周的敌人,参加了战斗。它驮着自己的皇帝一步纵过倒下的敌人的马,拯救了
自己皇帝的赤金皇冠,拯救了自己皇帝的比金冠还重要的性命。因此,皇帝的马得了金掌,
两只蹄子上各一个。
    屎壳郎往前爬了过来。
    “先给大的钉,再给小的钉,”它说道,“然而,并不是尺寸的问题。”于是它伸出了
它那些又瘦又细的腿来。
    “你要干什么?”铁匠问道。
    “金掌!”屎壳郎回答道。
    “你怕是头脑发昏了吧!”铁匠说道,“你也要金掌?”“金掌!”屎壳郎说道,“难
道我不是跟那头大兽一样地货真价实吗?有人照料它,给它刷洗,伺候它,喂它吃,喂它
喝。难道我不也是皇帝马厩里的吗?”
    “可是,那匹马是怎么得到金掌的?”铁匠问道,“你不清楚吗?”
    “清楚
2007/11/29 | 阿房宫赋——(晚唐)杜牧
类别(古典文学) | 评论(0) | 阅读(58) | 发表于 13:22

阿房宫赋

杜牧

  六王毕,四海一,蜀山兀,阿房出。覆压三百余里,隔离天日。骊山北构而西折,直走咸阳。二川溶溶,流入宫墙。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;廊腰缦回,檐牙高啄;各抱地势,钩心斗角。盘盘焉,囷囷焉,蜂房水涡,矗不知其几千万落。长桥卧波,未云何龙?复道行空,不霁何虹?高低冥迷,不知西东。歌台暧响,春光融融;舞殿冷袖,风雨凄凄。一日之内,一宫之间,而气候不齐。

  妃嫔媵嫱,王子皇孙,辞楼下殿,辇来于秦。朝歌夜弦,为秦宫人。明星荧荧,开妆镜也;绿云扰扰,梳晓鬟也;渭流涨腻,弃脂水也;烟斜雾横,焚椒兰也。雷霆乍惊,宫车过也;辘辘远听,杳不知其所之也。一肌一容,尽态极妍,缦立远视,而望幸焉;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。燕赵之收藏,韩魏之经营,齐楚之精英,几世几年,剽掠其人,倚叠如山;一旦不能有,输来其间,鼎铛玉石,金块珠砾,弃掷逦迤,秦人视之,亦不甚惜。

  嗟乎!一人之心,千万人之心也。秦爱纷奢,人亦念其家。奈何取之尽锱铢,用之如泥沙?使负栋之柱,多于南亩之农夫;架梁之椽,多于机上之工女;钉头磷磷,多于在庾之粟粒;瓦缝参差,多于周身之帛缕;直栏横槛,多于九土之城廓;管弦呕哑,多于市人之言语。使天下之人,不敢言而敢怒。独夫之心,日益骄固。戍卒叫,函谷举,楚人一炬,可怜焦土

2007/11/29 | 虞美人
类别(唐诗宋词) | 评论(0) | 阅读(12) | 发表于 12:49

晏几道

  曲栏杆外天如水,昨夜还曾倚。初将明月比佳期,长向月圆时候、望人归。   罗衣著破前香在,旧意谁教改。一春离恨懒调弦,犹有两行闲泪、宝筝前。

2007/11/29 | 御街行
类别(唐诗宋词) | 评论(0) | 阅读(7) | 发表于 12:45

晏几道

  街南绿树春绕絮,雪满游春路。枝头花艳杂娇云,树底人家朱户。北楼闲上,疏帘高卷,直见街南树。   阑干倚尽犹慵去,几度黄昏雨。晚春盘马踏青苔,曾傍绿阴深驻。落花犹在,香屏空掩,人面知何处?

2007/11/29 | 六么令
类别(唐诗宋词) | 评论(0) | 阅读(4) | 发表于 12:40

晏几道

  绿阴春尽,飞絮绕香阁。晚来翠眉宫样,巧把远山学。一寸狂心未说,已向横波觉。画帘遮匝,新翻曲妙,暗许闲人带偷掐。   前度书多隐语,意浅愁难答。昨夜诗有回文,韵险还慵押。都待笙歌散了,记取来时霎。不消红蜡,闲云归后,月在庭花旧阑角。

2007/11/29 | 搭邮车来的十二位
类别(童话世界) | 评论(0) | 阅读(12) | 发表于 12:30
严霜满地,明星满天的天气,万籁俱寂。“嘣!”瓦罐摔在大门上①的声音,“梆!”
响声迎来了新年。这是大除夕,时钟正敲响十二下。
    “哒得,哒得!”邮车来了。大邮车在城门外面停下来,车子带来了十二个人。再多也
坐不下了,所有的位子都有人占了。
    “好啊!好啊!”家家户户都在叫在喊,大伙儿都在庆祝新年的到来。此时斟满了酒的
玻璃杯,正被举起为新年祝酒干杯:
    “祝你在新年健康,幸福!”他们都这么说,“娶个小娇妻,赚上一大堆钱!万事吉祥
如意!”
    是的,人们就是这么希望的。杯子叮叮噹噹,而——邮车载着那些异邦来的客人,那十
二位旅客停在城门那里。他们都是些什么人?他们带有护照和行李,是的,还有给你、给
我、给城里每一位的赠礼。这些异邦人都是谁?他们要干什么,他们带来了什么?
    “早安!”他们对看守城门的人说道。
    “早安!”他说道,因为,你知道,时钟已经敲过了十二点。
    “您的名字?您的职业?”守卫问头一个下车的那位。“看护照!”那位先生说道。
“我就是我!”也真是位颇有点派头的人,穿的是熊裘大衣和高统雪橇靴。
2007/11/29 | 教堂古钟
类别(童话世界) | 评论(0) | 阅读(28) | 发表于 12:29
(为《席勒的纪念册》而作)
    在德意志的公国符腾堡,金合欢树在大道旁花繁叶茂,苹果树、梨树被成熟的果实压弯
了枝子,那儿,有一座小城,马尔巴赫。它属于不值得提起的那类城市,但是它在奈加河
畔,很幽美。奈加河急匆匆地流过一些城市,一些古代骑士的堡寨和长满绿葱葱的葡萄的山
丘,要把自己的水注入莱茵河之中。
    那是岁末的时候,葡萄叶子已经露出红色,雨一阵阵洒下,寒风吹了起来。对贫寒的人
家,这可不是好受的日子。白昼昏暗,那些老旧矮小的房子里显得更黑。在街上就有这样一
所房子,山墙朝着街道,窗户开得很低,看去很简陋。住在里面的人实在也是贫寒的。可是
他们很善良、勤劳,内心中总怀着对上帝的爱戴与崇敬。上帝很快便要赐给他们一个小孩。
时刻已经到了,母亲躺在里面经受着阵痛和难过。这时从教堂的钟楼上给她传来了钟声,很
是深沉,很是欢快。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,钟声注满了这位在虔诚祈祷和富于崇敬心的人。
她的心真诚地飞向上帝。就在这个时候,她感觉到了她的儿子,她感觉到了无止境的欢乐。
教堂的钟好像敲出了她的欢乐,把她的欢乐带向整个城市、整个国土。一双婴儿的眼睛望着
她,婴孩的头发在发光,就好像是镀了金一样①。世界在十一月一天的黑夜里,在钟声中迎
接了这个婴儿。父亲和母亲亲吻着他,他们在自己的圣经上写下:“一七五九年十一月十
日,上帝赐给了我们一个儿子。”后来又添写上,他在受洗礼时得到了“约翰·克里斯托
夫·弗里德里希”的名。
    这个小家伙,不值一提
2007/11/29 | 两兄弟
类别(童话世界) | 评论(0) | 阅读(1) | 发表于 12:27
在丹麦的一个岛上,在麦粟田中间高高兀出古议事会址①的所在,在生长着高大的山毛
榉树林的地方,有一个很小的镇子②。这里矮小屋子都是红顶的。在这样的一所屋子里,在
火炉里烧得白晃晃的火和灰的上面,炖着很奇特的东西;玻璃杯里有东西被烧开翻滚;有些
东西被掺和在一起,有的东西被蒸溜了,缽里的草类的植物被捣碎了。这都是一位老年人干
的。
    “我们必须按照正确的原则办事!”他说道,“是啊,正确的,真实的,我们得认识和
把握住每一件事物的真缔。”在屋子里,在贤惠的主妇身边,坐着他们的两个儿子,都还
小,但是已经有成年人的思想了。母亲时常对他们讲正义,讲合理合法,讲坚持真理,真理
是上帝在这个世界上的化身。大的那个孩子,看来很聪明、敏锐。他的兴趣是研究自然力,
研究太阳星星之类的事物,这些比任何童话对他都要美好得多。啊,出去旅行探险,或者去
探索如何才能仿造鸟类的翅膀,然后飞起来,那会是多么幸福!是的,就是探索正确的事
物!父亲很对,母亲很对;把世界维系在一起的是真理。
    弟弟则更安静一些,完全专注于书籍。读到雅可布披上羊皮装成以扫把长子权骗到手③
的时候,他便愤愤地攥紧自己的小拳头,对诈骗十分恼怒。读到暴君,读到存在于世上的不
公平和邪恶的时候,他会流出眼泪。正义和真理最终必定胜利的思想,强烈地充满他的胸
怀。有一天夜里,他已经上了床,但是窗帘没有完全拉严,有光线射进照着他,他带着书躺
在床上,他得把梭伦④的故事读完。
    他的思想奇异地领着他飘得很远。床好像成了一条大
2007/11/28 | 第一计:瞒天过海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52) | 发表于 14:40

[计名由来]

  本计的计名出自一个传说。相传唐贞观17年(公元643年)唐太宗李世民率军30万御驾亲征高丽国。这一日,太宗来到海边,对怎样才能渡过大海发起愁来了。前部总管张士贵见状,赶忙与众将商议对策,只有部将薛仁贵于情急之中,想出了一个主意,说道:皇上担心大海阻隔,难于征伐高丽,我今有一计,定叫大军平安渡过大海,取得东征的胜利。

  几天后,张士贵领着薛仁贵一道拜见唐太宗,奏道:今有一位老人,精通干海之术,能将海水变干,可帮助我军东征成功。太宗听说有此神奇老人,龙颜大喜,立即命张、薛二人带路,前去会见老人。于是君臣三人,在薛仁贵引领下,穿过一条用帷幕遮蔽的通道,来到一个处所,只见这里绣幔锦彩,茵褥铺地,百官迎侯。太宗召见了老人,夸奖了他的法术,并且大张筵席,召集群臣与老人一道饮宴作乐……进了许久,忽闻风声四起,涛声如雷,杯盏倾倒,周围一片摇晃,太宗问道:这是什么地方?为何如此波涛汹涌?这时,张士贵、薛仁贵才从实奏道:这是为臣用的“瞒天过海”计,得一风势,30万大军已经渡过大海,就要到达东岸了。这就是传说薛仁贵用的“瞒天过海”计。可见,这里所说的“天”,本意是指天子,所谓“瞒天过海”,是指哄瞒着天子在不担惊受怕的情况下,平安地渡过大海。以后,人们把“瞒天过海”作为用兵打仗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。

[原文]

  备周则意怠;常见则不疑。阴在阳之内,不在阳之对。太阳,太阴。

[译文]

  防备周密,往往容易导致思想麻痹,意志松懈;常见的事情就不会产生疑惑以致丧失警惕。秘谋就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中,并不是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