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态博客入口:http://blog.5d.cn/user34/wmj/
2007/12/29 | 每天帮家里做的事
类别(收笑话咧) | 评论(0) | 阅读(10) | 发表于 13:25

  读小学四年级的弟弟胖得实在不像话,大家常常取笑他。

  一天,老师要他们一班同学开始在联络簿上记下“每天帮家里做的事”。弟弟怎么也想不出来,最后只好由妈妈代为填写。

  她在联络簿上写了:“每天帮家里吃饭。”

  老师的评论是:“看得出来,你很努力!”

2007/12/29 | 长处介绍
类别(收笑话咧) | 评论(0) | 阅读(6) | 发表于 13:19

本人大专毕业,身高1.80米,五官端正,身体健康,精通电脑、英语等。

本人来本市三月,至今闲置本市,希需要人才的各界老板与本人联系。下面是本人具体的长处介绍:

可以为爱喝酒的老板开车子;

可以为爱请客的老板发帖子;

可以为闹诉讼的老板写状子;

可以为搞策划的老板出点子;

可以为怕事儿的老板壮胆子;

可以为逃债务的老板兜圈子;

可以为追债务的老板操刀子;

可以为没门卫的老板看厂子;

可以为搞营销的老板扯幌子;

可以为没文化的老板写稿子;

可以为没性格的老板耍性子;

可以为开饭馆的老板洗盘子;

可以为做广告的老板画牌子;

可以为喜滋事的老板生乱子;

可以为善撒网的老板管绳子;

可以为效益差的老板找路子;

可以为爱虚荣的老板挣面子;

可以为缺哥们的老板拉杆子;

可以为包二奶的老板哄妻子;

可以为做地产的老板卖房子;

可以为大企业的老板管班子;

可以为好打听的老板做探子;

可以为智商低的老板想法子;

可以为想登天的老板架梯子;

可以为搞出口的老板骗鬼子;

2007/12/29 | 忆王孙
类别(唐诗宋词) | 评论(0) | 阅读(7) | 发表于 13:01

李重元

  萋萋芳草忆王孙,柳外楼高空断魂,杜宇声声不忍闻。欲黄昏,雨打梨花深闭门。

2007/12/29 | 帝台春
类别(唐诗宋词) | 评论(0) | 阅读(24) | 发表于 12:58

李甲

  芳草碧色,萋萋遍南陌。暖絮乱红,也似知人,春愁无力。忆得盈盈拾翠侣,共携赏、凤城寒食。到今来,海角逢春,天涯为客。   愁旋释,还似织;泪暗拭,又偷滴。漫倚遍危栏,尽黄昏,也只是、暮云凝碧。拚则而今已拚了,忘则怎生便忘得。又还问鳞鸿,试重寻消息。

2007/12/29 | 踏莎行
类别(唐诗宋词) | 评论(0) | 阅读(24) | 发表于 12:49

周紫芝

  情似游丝,人如飞絮,泪珠阁定空相觑。一溪烟柳万丝垂,无因系得兰舟住。   雁过斜阳,草迷烟渚,如今已是愁无数。明朝且做莫思量,如何过得今宵去!

2007/12/28 | 丈夫在场
类别(收笑话咧) | 评论(0) | 阅读(5) | 发表于 12:51

  即将临盆的妇人问医生:“我分娩时,丈夫可以在场吗?”

  医生答道:“我绝对赞成父亲在场看着自己的孩子出生。”

  “那就麻烦了,婴儿的父亲和我丈夫向来都是水火不容的。”产妇不安地说。

2007/12/28 | 巧妙应答
类别(收笑话咧) | 评论(0) | 阅读(25) | 发表于 12:46

  一个交通警察在路口抓骑摩托没戴安全帽的人,他很快看到一个老伯没戴安全帽,便把他拦下来,警察说:“老伯!您不知道现在骑摩托不戴安全帽要罚钱吗?”

  老伯说:“俺为什么要戴安全帽?当年俺在打‘八二三炮战’的时候,没戴钢盔还不是活得好好的。为什么现在骑个摩托,还要叫俺戴安全帽?”

  那个警察反应很快,说:“炮弹没长眼睛,可是我长眼睛了啊!”

2007/12/28 | 成功的秘密
类别(收笑话咧) | 评论(0) | 阅读(7) | 发表于 12:40

“先生,你成功的秘密是什么?”一个记者问一个银行总裁。

“两个词。”总裁说。

“哪两个词?”记者追问。

“正确决策。”

“你是如何作出正确决策的?”

“一个词。”总裁说。

“是哪一个词?”

“经验。”

“你是如何获取经验的?”

“两个词。”

“是哪两个词?”

“错误决策。”

2007/12/28 | 鹧鸪天
类别(唐诗宋词) | 评论(0) | 阅读(8) | 发表于 12:33

周紫芝

  一点残釭欲尽时,乍凉秋气满屏帏。梧桐叶上三更雨,叶叶声声是别离。   调宝瑟,拨金猊,那时同唱《鹧鸪词》。如今风雨西楼夜,不听清歌也泪垂。

2007/12/28 | 柳梢青
类别(唐诗宋词) | 评论(0) | 阅读(10) | 发表于 12:28

蔡伸

  数声鹈鴂,可怜又是、春归时节。满院东风,海棠铺绣,梨花飘雪。   丁香露泣残枝,算未比、愁肠寸结。自是休文,多情多感,不干风月。

2007/12/28 | 苏武慢
类别(唐诗宋词) | 评论(0) | 阅读(16) | 发表于 12:20

蔡伸

  雁落平沙,烟笼寒水,古垒鸣笳声断。青山隐隐,败叶箫箫,天际暝鸦零乱。楼上黄昏,片帆千里归程,年华将晚。望碧云空暮,佳人何处,梦魂俱远。   忆旧游、邃馆朱扉,小园香径,尚想桃花人面。书盈锦轴,恨满金徽,难写寸心幽怨。两地离愁,一尊芳酒凄凉,危阑倚遍。尽迟留、凭仗西风,吹干泪眼。

2007/12/27 | 芬兰
类别(向往和平) | 评论(0) | 阅读(24) | 发表于 15:44

目录·【简况】
·【政治】
·【宪法】
·【议会】
·【政府】
·【行政区划】
·【司法机构】
2007/12/27 | 第五计:趁火打劫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15) | 发表于 15:26

[计名由来]

  本计出自《孙子兵法》“乱而取之”的思想,计语最早见于明代吴承恩的小说《西游记》中。唐玄奘法师离开大唐国,往西天取经。一天晚上,他和大弟子孙悟空来到一座庙中投宿。这座庙有上下房间共70多间,僧客200多人。庙中老方丈命人敬茶。闲谈间,问唐僧有何宝物,可以让他开开眼。于是,悟空把带来的袈裟拿出来炫耀。方丈一见,顿生歹念,假托老眼昏花,看不清楚,要求当夜借袈裟到后房仔细看看。就这样骗得了袈裟。晚上,方丈和手下僧人商议,将禅堂放火烧毁,把睡在里面的师徒两人一起烧死,以便将袈裟据为己有。可晚上悟空并未睡着,方丈的阴谋被他听到了,便变成一只小蜜蜂飞出禅堂,一个跟头翻进南天门,向广目天王借到“避火罩”,回去罩住了唐僧和白马。到了半夜,和尚们果然放火烧禅堂,火愈烧愈旺,把观音院烧得通红,惟有唐僧所在的禅堂安然无恙。这时,观音院正南面一座山,有一黑风洞,洞中妖怪被火光惊醒,他与观音院方丈素有交情,便纵起云头去帮众僧救火。火光中,见前后大殿被烧成断垣残壁,惟有方丈室案上有一青毡包袱,里面透出一道道霞光彩气,打开一看,是一件锦袈裟,乃佛门宝贝。妖怪一见此宝,救火之意顿失,拿着那袈裟,趁火打劫,驾着黑云,径直回到了黑风洞。可见,本计的主要特点是,趁敌人处于危险、混乱的时机,坚决果断地攻击敌人,从中取利。

[原文]

  敌之害大,就势取利,刚决柔也。

[译文]

  敌人的处境艰难,我方正好乘此有利时机出兵,坚决果断地打击敌人,以取得胜利。这是从《周易》夫卦彖辞“刚决柔也”一语中悟出的道理。

[前人批语]

  敌害在内,则劫其地;敌害在外,则劫其民;内外交害,则劫其国

2007/12/27 | 问说——(清朝)刘开
类别(古典文学) | 评论(0) | 阅读(290) | 发表于 15:22

问 说

刘开

  君子之学必好问。问与学,相辅而行者也,非学无以致疑,非问无以广识。好学而不勤问,非真能好学者也。理明矣,而或不达于事,识其大矣,而或不知其细,舍问,其奚决焉?

  贤于己者,问焉以破其疑,所谓就有道而正也。不知已者,问焉以求一得,所谓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也。等于己者,问焉以资切磋,所谓交相问难,审问而明辨之也。《书》不云乎?“好问则裕。”孟子论“求放心”,而并称曰“学问之道”,学即继以问之。子思言“尊德性”,而归于“道问学”,问且先于学也。

  古之人虚中乐善,不择事而问焉,不择人而问焉,取其有益于身而已。是故狂夫之言,圣人择之,刍荛之微,先民询之,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,以大知而察及迩言,非苟之谦,诚取善之弘也。三代而下,有学而无问,朋友之交,至于劝善规过足矣。其以义理相咨访,孜孜焉唯进修是急,未之多见也,况流俗乎?

  是己而非人,俗之同病。学有未达,强以为知,理有未安,妄以臆度,如是,则终身几无可之事。贤于己者,忌之,而不愿向焉,不如

2007/12/27 | 该怎么办
类别(收笑话咧) | 评论(0) | 阅读(8) | 发表于 15:05
  “我该怎么办呢?”一位想结婚的青年人对他的朋友说:“我带回家的每个女朋友,我母亲都不喜欢。”“这个好办,”他的朋友说,“你只要找一个像你母亲的就行了。”“早就试过了,”他说,“但那样我父亲又不喜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