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态博客入口:http://blog.5d.cn/user34/wmj/
2008/12/09 | 第十三计:打草惊蛇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21) | 发表于 14:57

[计名由来]

  计名“打草惊蛇”,原是借用了一句民间俗语来喻指某种军事谋略。原意是蛇在草丛中,草被搅动,蛇便受惊而走。也有人认为,“打草惊蛇”一语,源出宋代郑文宝《南唐近事》:王鲁为当涂宰,渎物为务,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,鲁乃判曰:“汝虽打草,吾已蛇惊。”意思是说:南唐时,有个叫王鲁的人,在任当涂(属今安徽省)县令时,把主要精力放在为自己捞取钱物上。一天,老百姓联名控告他手下的主簿有贪污,王鲁因自己屁股不干净,胆怯心虚,故而在看状纸时,便下意识地信手在状纸上写了“汝虽打草,吾已惊蛇”八个字,此后,“打草惊蛇”一语便逐渐流传开了。

[原文]

  疑以叩实,察而后动。复者,阴之媒也。

[译文]

  真相不明就应查实,洞察了实情之后再采取行动;反复侦察,是实施隐秘计谋所必需的。

[前人批语]

  敌力不露,阴谋深沉,未可轻进;应遍探其锋。兵书云:“军旁有险阻、潢井、葭苇、山林、翳荟者,必谨复索之,此伏奸之所也。”

[译文]

  当敌方的实力还没有显露,而将其阴谋深藏着的时候,切不可轻敌冒进;此时,应先采用多种方式从各个不同方面去探明其锋芒所在。《孙子兵法》上说:“军队近旁如有险地阻隘、低洼沼泽、丛生芦苇、繁草荫蔽的地方,必须仔细地反复搜索,因为这些都是可能隐匿伏兵和奸细的地方。”

2008/10/05 | 第十二计:顺手牵羊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12) | 发表于 14:33

[计名由来]

  本计语出《草庐经略·游失》:“伺敌之隙,乘间取胜。”后人以顺手牵羊,形象化地比喻乘敌人的小间隙,向敌的薄弱处发展,创造和捕捉战机的一种谋略。关汉卿著元剧《尉迟恭单鞭夺槊》台词中,就出现了本计计名。《水浒传》第99回写道:“前面马灵正在飞行,却撞着一个胖大和尚,劈面抢来,把马灵一禅仗打翻,顺手牵羊,早把马灵擒住。”但都不是说的战争。战争史上“顺手牵羊”之计,不乏其例。如春秋时,晋献公途经虞国灭掉虢国,回师途经虞国时,又乘其不备,灭掉虞国;秦穆公攻打郑国,兵至滑国时,知郑人已有戒备,灭郑没有希望,就顺手灭滑国,然后班师回秦,都是典型的例子。这里,“顺手牵羊”的“羊”,指防守有间隙、有薄弱环节的地区。在不影响进攻主要目标、完成主要任务的前提下,利用时机,出动小股部队,神出鬼没地发动攻击获得意外的、原先未料到的战果,就叫“顺手牵羊”。

[原文]

  微隙在所必乘,微利在所必得。少阴,少阳。

[译文]

  敌人出现微小的漏洞,必须及时利用,发现微小的利益,也一定要争取到。即使是敌人的微小疏忽、过失,也要利用来为我方的微小胜利服务。

[前人批语]

  大军动处,其隙甚多。乘间取利,不必以战。胜固可用,败亦可用。

[译文]

  在大部队调遣、调动的过程中,可以利用的间隙很多。利用敌人的空隙和过失便可获得利益,就不一定要通过战争的途径。打胜仗时可以用此计,打败仗时也可以用此计。

2008/09/30 | 第十一计:李代桃僵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17) | 发表于 14:19

[计名由来]

  本计语出《乐府诗集·鸡鸣》。诗中说:“桃生露井上,李树生桃旁。虫来啮桃根,李树代桃僵。树林身相代,兄弟还相忘?”此诗的本意是比喻兄弟休戚与共的情谊。后人借“李代桃僵”的成语,表示为借助某种手段,以一事物的损失、牺牲,来换取另一事物的安全、成功,以局部的牺牲换取全局的转危为安的谋略。三国时,曹操与袁绍的南坡之战,曹军故意沿途抛弃粮食、衣物,使袁军争夺,曹军乘势反击,获取大胜,就属运用此计。

[原文]

  势必有损,损阴以益阳。

[译文]

  当局势发展到损失已不可避免的时候,要舍弃局部的利益,以求得全局更大的增益。

[前人批语]

  我敌之情,各有短长。战争之事,难得全胜。而胜负之决,即在长短之相较。而长短之相较,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。如以下驷敌上驷,以上驷敌中驷,以中驷敌下驷之类,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,非常理之可推测也。

[译文]

  我方与敌方的情况,各有长处与短处。在战争中,各方面都超过敌人是难以做到的。决定战争胜负,即在于双方力量,长处与短处,优势与劣势的较量。而在优势与劣势的较量中,也有劣势战胜优势的诀窍。比如赛马,用下等马对上等马,用上等马对中等马,用中等马对下等马这一类事例,就是军事谋略家具有的独特的谋略,这可不是用一般道理可以推测出来的啊!

2008/06/09 | 第十计:笑里藏刀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26) | 发表于 11:06

[计名由来]

  本计语出唐白居易诗《天可度》:“笑中有刀潜杀人”,是白居易对唐高宗宠臣李义府为人的评价。《旧唐书》载:“义府貌状温恭,与人语必嬉怡微笑,而褊忌阴贼。既处权要,欲人拊己,微忤意者,则加倾陷。故时人言:义府笑中有刀。”《资治通鉴》评李林甫“口有蜜,腹有剑”,也与此义相近。

本计的特点是,以表面上的友好、善良和美丽的言词、举止作为假象,掩盖阴险毒辣的用心和企图。在军事谋略上,一般指通过政治外交手段,欺骗麻痹对方,以掩盖其突然的或重大的军事行动。

[原文]

信而安之,阴以图之,备而后动,勿使有变。刚中柔外也。

[译文]

表面上要做得使敌人深信不疑,从而使其安下心来,丧失警惕;暗地里我方却另有图谋。要作好充分准备,然后再采取行动,不要引起敌方发生意外的变故。这就是外表上柔和,骨子里却要刚强的谋略。

[前人批语]

兵书云:“辞卑而益备者,进也……无约而请和者,谋也。”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,皆杀机之外露也。宋曹武穆玮知渭州,号令明肃,西人惮之。一日,方召诸将饮,会有叛卒数千,亡奔夏境。堠骑报至,诸将相顾失色,公言笑如平时。徐谓骑曰:“吾命也,汝勿显言。”西人闻之,以为袭己,尽杀之。此临机应变之用也,若勾践之事夫差,则竟使其久而安之矣。

[译文]

《孙子兵法》写道:“敌人的言辞谦卑,却又加紧战备,这是要发起进攻的时候……没有预先相约而请求讲和,一定是另有阴谋。”所以,凡是花言巧

2008/05/21 | 第九计:隔岸观火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25) | 发表于 21:44

[计名由来]

  本计名最初见于唐代僧人乾康的诗:“隔岸红尘忙似火,当轩青嶂冷如冰。”而其思想,则早见于《战国策·燕二》鹬蚌相争、渔翁得利的故事:蚌张开壳晒太阳时,长嘴鸟去啄它的肉,被蚌夹住了嘴,互相争持不下,结果被渔翁一起捉住了。此计的特点是:以静观变,随变而动,使敌人内部自相残杀、自相削弱。当两股敌对势力相争时,既不援助,也不鲁莽干涉,静观其变化,直到事情发展到有利于自己的地步,才相机行动,及时出击,坐收渔利。

[原文]

  阳乖序乱,阴以待逆,暴戾恣睢,其势自毙,顺以动豫,豫顺以动。

[译文]

  当敌人内部产生争斗、秩序混乱时,我方应静观待其发生变乱。敌人穷凶极恶,自相仇杀,必然自取灭亡。顺应时势而行动,就能象《豫》卦所说的那样,要达到令人喜悦的目的,必须顺应时势行动,不宜操之过急。

[前人批语]

  乖气浮张,逼则受击,退而远之,则乱自起。昔袁尚、袁熙奔辽东,尚有数千骑。初,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。及曹操破乌丸,或说操遂征之,尚兄弟可擒也。操曰:“吾方使康斩送尚、熙首来,不烦兵矣。”九月,操引兵自柳城还,康即斩尚、熙,传其首。诸将问其故,操曰:“彼素畏尚等,吾急之,则并力;缓之,则相图。其势然也。”或曰:此兵书火攻之道也。按兵书《火攻篇》,前段言火攻之法,后段言慎动之理,与隔岸观火之意,亦相吻合。

[译文]

  敌人自相倾轧的势头出现时,不要急于去逼迫它,逼迫它你就会受到反击。如果退避得远远的,敌人就会自己出现内乱。古时候袁尚、袁熙两兄弟逃到辽东去时,还有几千骑兵。开始,辽东太守公孙康凭着自己离曹操很远,不肯服

2008/04/16 | 第八计:暗渡陈仓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275) | 发表于 11:27

[计名由来]

  本计全称为“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”,出自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。秦末农民起义后,项羽与刘邦为争夺天下,进行为期四年的“楚汉战争”。刘邦首先攻入咸阳,自立为关中王。项羽军事力量强大,刘邦把咸阳和关中让给了项羽,自己到了汉中。与刘邦的守地汉中相邻的是章邯。刘邦为了迷惑项羽,防止章邯入侵,把出入汉中的栈道烧毁了。后来,刘邦逐渐强大起来,命韩信为大将,出兵与项羽一决雌雄。为了迷惑敌人,韩信派了一万多人马去修复烧毁的栈道。栈道修复工程艰巨,进展缓慢。章邯料定栈道修复决非易事,毫无戒备,殊不知韩信的主力已抄小路向陈仓进军,很快攻下咸阳,占领关中,韩信采用一明一暗,以明掩暗的计谋,取得了夺取关中的重大胜利。这就是“暗渡陈仓”计的由来。

  本计的特点是,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不令人生疑的行动的背后,将奇特的、非一般的、非正规的、非习惯的行动隐藏在普通的、一般的、正规的、习惯的行动背后,迂回进攻,出奇制胜。“明修栈道”表示公开的行动,“暗渡陈仓”表示隐藏的真实意图。

[原文]

  示之以动,利其静而有主。益动而巽。

[译文]

  故意采取佯攻行动,利用敌人已决定固守的时机,暗地里迂回到敌后进行偷袭,乘虚而入,出奇制胜。

[前人批语]

  奇出于正,无正则不能出奇。不明修栈道,则不能暗渡陈仓。昔邓艾屯白水之北,姜维遣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结营焉,艾谓诸将曰:“维今卒还,吾军少,法当来渡而不作桥,此维使化持吾,令不得还,必自东袭洮城矣。”艾即夜潜军,经到洮城。维果来渡。而

2008/03/15 | 第七计:无中生有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21) | 发表于 10:11

[计名由来]

  本计计语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(也有的称为兵家)老子《道德经》第40章: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”老子揭示了万物的有与无相互依存,相互变化的规律。我国古代军事家尉缭子把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运用到军事上,进一步分析虚无与实有的关系。《尉缭子·战权》中说:“战权在乎道之所极,有者无之,安所信之?”主张无的假象迷惑敌人,乘敌人对“无”习以为常之际,化无为有,化以虚为实,出其不意,打击敌人。可见,本计的特点是,制造一种假象,有意让敌人识破,使之失去警惕,然后又化无为有,化假为真,化虚为实;真的攻击敌人了,而敌人却仍然以为是假的,不作防备,从而为我所乘,战而胜之。

[原文]

  诳也,非诳也,实其所诳也。少阴,太阴,太阳。

[译文]

  用虚假情况迷惑敌人,但又不完全是虚假情况,因为在虚假情况中又有真实的行动。在稍微隐蔽的军事行动中,隐藏着大的军事行动;大的隐蔽的军事行动,又常常在非常公开的、大的军事行动中进行。

[前人批语]

  无而示有,诳也。诳不可久而易觉,故无不可以终无。无中生有,则由诳而真,由虚而实矣。无不可以败敌,生有则败敌矣。如令狐潮围雍丘,张巡缚藁为人千余,披黑衣,夜缒城下,潮兵争射之,得箭数十万。其后复夜缒人,潮兵笑,不设备,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,焚垒幕,追奔十余里。

[译文]

  无而装作有,这就是欺骗。欺骗行为不能长期使用,长期使用容易被对方发觉,因此,空无不能绐终空无。使无转变为有,这就是由假转变为真,由虚转变为实。自始至终是无,那是不能打败敌人的。由无变为有,就能击败敌人。如唐朝叛将令狐潮围攻

2008/01/20 | 第六计:声东击西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14) | 发表于 13:38

[计名由来]

  声东击西计,出自杜佑(公元735-812年)所著《通典》第153卷《兵六》一章:“声言击东,其实击西。”其实《孙子兵法》早有“攻其不备”的思想。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更把“将欲西而示之以东”作为重要的“用兵之道”,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也说:“今荆人起兵将攻齐,臣恐其攻齐为声,而以袭秦为实也。不如备之,戌东边,荆人辍行。”

  本计的特点是:以假象造成敌人的错觉,采用灵活机动的军事行动,忽东忽西,不攻而攻,攻而不攻,似可为而不为,似不可为而为,伪装攻击方向,出其不意,夺取胜利。

[原文]

  敌志乱萃,不虞,坤下兑上之象,利其不自主而取之。

[译文]

  敌人神志慌乱,不能正确预料和应付实施事变和复杂局面,正如坤下兑上的萃卦受到扰乱一样,要利用敌人这种不能自主地把握前进方向的时机,对敌人发起攻击。

[前人批语]

  西汉七国反,周亚夫坚壁不战。吴兵奔壁之东南陬,亚夫使备西北。已而,吴王精兵果攻西北,遂不得入。此敌志不乱,能自主也。汉末,朱隽围黄巾于宛,起土山以临城内,鸣鼓攻其西南,黄巾悉众赴之。隽自将精兵五千,掩东北,遂乘城虚而入。此敌志乱萃,不虞也。然则声东击西之策,须视敌志乱否为定。乱则胜,不乱将自取败亡。险策也!

[译文]

  西汉景帝时,吴、楚七国叛乱。周亚夫固守寨堡,不向叛军出战。叛军攻打东南角,亚夫识破敌人声东击西之计,在西北方向加强防备,不久,吴王精兵果然进攻西北面,结果没有攻进。这是敌人的神志不乱,能够自有主张的结果。西汉

2007/12/27 | 第五计:趁火打劫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12) | 发表于 15:26

[计名由来]

  本计出自《孙子兵法》“乱而取之”的思想,计语最早见于明代吴承恩的小说《西游记》中。唐玄奘法师离开大唐国,往西天取经。一天晚上,他和大弟子孙悟空来到一座庙中投宿。这座庙有上下房间共70多间,僧客200多人。庙中老方丈命人敬茶。闲谈间,问唐僧有何宝物,可以让他开开眼。于是,悟空把带来的袈裟拿出来炫耀。方丈一见,顿生歹念,假托老眼昏花,看不清楚,要求当夜借袈裟到后房仔细看看。就这样骗得了袈裟。晚上,方丈和手下僧人商议,将禅堂放火烧毁,把睡在里面的师徒两人一起烧死,以便将袈裟据为己有。可晚上悟空并未睡着,方丈的阴谋被他听到了,便变成一只小蜜蜂飞出禅堂,一个跟头翻进南天门,向广目天王借到“避火罩”,回去罩住了唐僧和白马。到了半夜,和尚们果然放火烧禅堂,火愈烧愈旺,把观音院烧得通红,惟有唐僧所在的禅堂安然无恙。这时,观音院正南面一座山,有一黑风洞,洞中妖怪被火光惊醒,他与观音院方丈素有交情,便纵起云头去帮众僧救火。火光中,见前后大殿被烧成断垣残壁,惟有方丈室案上有一青毡包袱,里面透出一道道霞光彩气,打开一看,是一件锦袈裟,乃佛门宝贝。妖怪一见此宝,救火之意顿失,拿着那袈裟,趁火打劫,驾着黑云,径直回到了黑风洞。可见,本计的主要特点是,趁敌人处于危险、混乱的时机,坚决果断地攻击敌人,从中取利。

[原文]

  敌之害大,就势取利,刚决柔也。

[译文]

  敌人的处境艰难,我方正好乘此有利时机出兵,坚决果断地打击敌人,以取得胜利。这是从《周易》夫卦彖辞“刚决柔也”一语中悟出的道理。

[前人批语]

  敌害在内,则劫其地;敌害在外,则劫其民;内外交害,则劫其国

2007/12/25 | 第四计:以逸待劳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29) | 发表于 12:27

[计名由来]

  本计语出《孙子兵法·军事篇》: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《虚实篇》也说:“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,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。故善战者,致人而不致于人。”

  本计的特点是,强调把握战场的主动权,以引诱敌人,“调动”敌人,疲劳敌人,然后捉住战机,克敌制胜。按“损”卦的说法,就是:以静制动,“损刚益柔”。

[原文]

  困敌之势,不以战。损刚益柔。

[译文]

  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,不一定用直接进攻的手段(而可采取疲惫、消耗敌人的手段)。这是从《周易》损卦彖辞中“损刚益柔有时”一语中悟出的道理。

[前人批语]

  此即致敌之法也。兵书云: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,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。故善战者,致人而不致于人。兵书论敌,此为论势,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,而在以简驭繁,以不变应变,以小变应大变,以不动应动,以小动应大动,以枢应环也。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,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,李牧守雁门,久而不战,而实备之,战而大破匈奴。

[译文]

  这是调动敌人的计策。兵书上说:凡是先进入战地等待敌人,就会显得安逸;后进入战地仓促应战,就会处于疲劳奔命的被动局面。所以,善于用兵的人,总是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牵着鼻子走。兵书上是讨论作战,这里主要是讨论政治斗争态势。其主旨主要不在于选择有利地形以待机歼敌,而是强调以简单驭繁杂,以不变应付万变,以小变应付大变,以静制动,以小的动作应付大的动作,以抓住关键应付周围各种环境和事变的各个环

2007/12/06 | 第三计:借刀杀人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35) | 发表于 11:02

[计名由来]

  本计内容在春秋战国的史书中多次可见,而“借刀杀人”一语,则见于明代戏剧《三祝记》“这所谓借刀杀人,又显得恩相以德报怨,此计何如”一语中。这出戏是写范仲淹的政敌企图让他任军队统帅——环庆路经略招讨使,去平息西夏人赵元昊,企图借西夏人的刀杀害范仲淹的故事。

  本计的主要特点是:通过利用矛盾,借敌方内部的力量,或者是盟友的力量,削弱或消灭敌对势力。而其关健所在,则是善于捕捉和利用敌方的矛盾,包括敌方内部的矛盾以及敌方与盟友的矛盾,想方设法使这些矛盾扩大、激化,直至引起敌方自相争斗,或者是引起敌方与盟友的争斗,以达到削弱或消灭敌方实力的目的。因此,在军事上,此计的运用多是与使用间谍相联系的。

[原文]

  敌已明,友未定,引友杀敌,不自出力,以《损》推演。

[译文]

  敌人已经明确,盟友的态度尚在犹豫中,这时应极力设法诱使盟友去攻打敌人,而无需自己出力。这是从《损卦》卦义的逻辑推演出来的。

[前人批语]

  敌象已露,而另一势力更张,将有所为,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。如:郑桓公将俗袭郐,先问郐元豪杰、良臣、辩智、果敢之士,尽与举姓名,择郐之良田赂之,为官爵之名而书之,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,畔之以鸡豭,若盟状。郐君以为内难也,而尽杀其良臣。桓公袭郐,遂取之。(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》)诸葛亮之和吴拒魏,及关羽围樊、襄,曹欲徙都,懿及蒋济说曹曰:“刘备、孙权,外亲内疏,关羽得志,权心不愿也。可遣人蹑其后,许割江南以封权,则樊围自释。”曹从之,羽遂见擒。

[译文]

  打击的目标已

2007/11/30 | 第二计:围魏救赵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54) | 发表于 14:20

[计名由来]

  本计出自《史记》记载的齐魏桂陵之战。计名则见于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0回:“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。”

  公元前354年,魏惠王派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。赵国向位于山东的齐国求救。齐王招募8万军队。任命田忌为统帅,孙膑为军师,前往援救赵国。田忌原想率兵直奔赵都邯郸,与魏军决一死战。军师孙膑建议说:魏国出动全部精锐部队攻打赵国,国内空虚,无重兵把守。因此,我们应攻打魏国都城大梁(今河南开封)。这样,魏军必定会停止对邯郸的包围,回兵救援本土。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,带领齐兵向魏都大梁进军。消息一经传开,魏将庞涓慌忙从赵国退兵,火速赶回魏国。这时,齐军在魏军回国必经之地桂陵一带(今河南长垣县西)设下伏兵,以逸待劳,作好充分准备。魏军长途跋涉,精疲力尽,遭到齐军的突然伏击,大败亏输,赵国之围也很快被打破了。

 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战例。后人把这次战例的经验加以升华、概括,列为三十六计的第二计。可是,此计主要是用于解围的。它的特点是:以迂为直,避实就虚,攻敌所必救,以解除敌军的围困。具体地说,就是:当本军某部遭敌围困不得突围时,救援的军队不是直接进攻围困的敌军,而迂为直,选择敌方相对空虚避实就虚、而又地处要害的地区进行攻击,以迫使敌方撤围回援,并趁敌军在回援途中,发起奇袭,以克敌制胜。

[原文]

  共敌不如分敌,敌阳不如敌阴。

[译文]

  攻打集中之敌,不如攻打分散之敌。从正面攻敌,不如从侧面攻打防守相对薄弱之敌。

[前人批语]

  治兵如治水。锐者避其锋,如导流;弱者塞其虚,如筑堰。故当齐救赵时,孙子谓田忌曰:“夫解杂乱纠纷者,不控拳

2007/11/28 | 第一计:瞒天过海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50) | 发表于 14:40

[计名由来]

  本计的计名出自一个传说。相传唐贞观17年(公元643年)唐太宗李世民率军30万御驾亲征高丽国。这一日,太宗来到海边,对怎样才能渡过大海发起愁来了。前部总管张士贵见状,赶忙与众将商议对策,只有部将薛仁贵于情急之中,想出了一个主意,说道:皇上担心大海阻隔,难于征伐高丽,我今有一计,定叫大军平安渡过大海,取得东征的胜利。

  几天后,张士贵领着薛仁贵一道拜见唐太宗,奏道:今有一位老人,精通干海之术,能将海水变干,可帮助我军东征成功。太宗听说有此神奇老人,龙颜大喜,立即命张、薛二人带路,前去会见老人。于是君臣三人,在薛仁贵引领下,穿过一条用帷幕遮蔽的通道,来到一个处所,只见这里绣幔锦彩,茵褥铺地,百官迎侯。太宗召见了老人,夸奖了他的法术,并且大张筵席,召集群臣与老人一道饮宴作乐……进了许久,忽闻风声四起,涛声如雷,杯盏倾倒,周围一片摇晃,太宗问道:这是什么地方?为何如此波涛汹涌?这时,张士贵、薛仁贵才从实奏道:这是为臣用的“瞒天过海”计,得一风势,30万大军已经渡过大海,就要到达东岸了。这就是传说薛仁贵用的“瞒天过海”计。可见,这里所说的“天”,本意是指天子,所谓“瞒天过海”,是指哄瞒着天子在不担惊受怕的情况下,平安地渡过大海。以后,人们把“瞒天过海”作为用兵打仗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。

[原文]

  备周则意怠;常见则不疑。阴在阳之内,不在阳之对。太阳,太阴。

[译文]

  防备周密,往往容易导致思想麻痹,意志松懈;常见的事情就不会产生疑惑以致丧失警惕。秘谋就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中,并不是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