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/09/30 | 第十一计:李代桃僵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22) | 发表于 14:19

[计名由来]

  本计语出《乐府诗集·鸡鸣》。诗中说:“桃生露井上,李树生桃旁。虫来啮桃根,李树代桃僵。树林身相代,兄弟还相忘?”此诗的本意是比喻兄弟休戚与共的情谊。后人借“李代桃僵”的成语,表示为借助某种手段,以一事物的损失、牺牲,来换取另一事物的安全、成功,以局部的牺牲换取全局的转危为安的谋略。三国时,曹操与袁绍的南坡之战,曹军故意沿途抛弃粮食、衣物,使袁军争夺,曹军乘势反击,获取大胜,就属运用此计。

[原文]

  势必有损,损阴以益阳。

[译文]

  当局势发展到损失已不可避免的时候,要舍弃局部的利益,以求得全局更大的增益。

[前人批语]

  我敌之情,各有短长。战争之事,难得全胜。而胜负之决,即在长短之相较。而长短之相较,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。如以下驷敌上驷,以上驷敌中驷,以中驷敌下驷之类,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,非常理之可推测也。

[译文]

  我方与敌方的情况,各有长处与短处。在战争中,各方面都超过敌人是难以做到的。决定战争胜负,即在于双方力量,长处与短处,优势与劣势的较量。而在优势与劣势的较量中,也有劣势战胜优势的诀窍。比如赛马,用下等马对上等马,用上等马对中等马,用中等马对下等马这一类事例,就是军事谋略家具有的独特的谋略,这可不是用一般道理可以推测出来的啊!

0

评论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