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D艺术网首页
商城
|
资讯
|
作品
|
博客
|
教程
|
论坛
登录
注册
加为好友
发短消息
来自:浙江
性别:女士
最后登录:2011-07-17
http://wmj.5d.cn/
这里,我还是偶尔会来的!
首页
|
新闻
|
话题
|
博客
|
相册
|
艺术作品
|
社交关系
|
留言板
|
社交圈
2008/11/25 | 《爆炒米花》
类别(名家散文)
|
评论
(0)
|
阅读(89)
|
发表于 18:41
爆炒米花
楼窗外面“砰”的一响,好象放炮,又好象轮胎爆裂。推窗一望,原来是“爆
炒米花”。
这东西我小时候似乎不曾见过,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。这个名称我也不敢
确定,因为那人的叫声中音乐的成分太多,字眼听不清楚。问问别人,都说“爆炒
米花吧”。然而爆而又炒,语法欠佳,恐非正确。但这姑且不论,总之,这是用高
热度把米粒放大的一种工作。这工作的工具是一个有柄的铁球,一只炭炉,一只风
箱,一只麻袋和一张小凳。爆炒米花者把人家托他爆的米放进铁球里,密封起来,
把铁球架在炭炉上;然后坐在小凳上了,右手扯风箱,左手握住铁球的柄,把它摇
动,使铁球在炭炉上不绝地旋转。旋到相当的时候,他把铁球从炭炉上卸下,放进
麻袋里,然后启封,——这时候发出“砰”的一响,同时米粒从铁球中迸出,落在
麻袋里,颗颗同黄豆一般大了!爆炒米花者就拿起麻袋来,把这些米花倒在请托者
拿来的篮子里,然后向他收取若干报酬。请托者大都笑嘻嘻地看看篮子里黄豆一般
大的米花,带着孩子,拿着篮子回去了。这原是孩子们的闲食,是一种又滋养、又
卫生、又经济的闲食。
我家的劳动大姐主张不用米粒,而用年糕来托他爆。把水磨年糕切成小拇指大
的片子放在太阳里晒干,然后拿去托他爆。爆出来的真好看:小拇指大的年糕片,
都变得同十支香烟簏子一般大了!爆的时候加入些糖,吃起来略带甜味,不但孩子
们爱吃,大人们也都喜欢,因为它质地很松,容易消化,多吃些也不会伤胃。“空
隆空隆”地嚼了好久,而实际上吃下去的不过小拇指大的一片年糕。
我吃的时候曾经作如是想:倘使不爆,要人吃小拇指大的几片硬年糕,恐怕不
见得大家都要吃。因为硬年糕虽然营养丰富,但是质地太致密,不容易嚼碎,不容
易消化。只有胃健的人,消化力强大的人,例如每餐“斗米十肉”的古代人,才能
吃硬年糕;普通人大都是没有这胃口的吧。而同是这硬年糕,一经爆过,一经放松,
普通人就也能吃,并且受吃,即使是胃弱的人也消化得了。这一爆的作用就在于此。
想到这里,恍然若有所感。似乎觉得这东西象征着另一种东西。我回想起了三
十年前,我初作《缘缘堂随笔》时的一件事。
《缘缘堂随笔》结集成册,在开明书店出版了。那时候我已经辞去教师和编辑
之职,从上海迁回故乡石门湾,住在老屋后面的平屋里。我故乡有一位前辈先生,
姓杨名梦江,是我父亲的好友,我两三岁的时候,父亲教我认他为义父,我们就变
成了亲戚。我迁回故乡的时候,我父亲早已故世,但我常常同这位义父往来。他是
前清秀才,诗书满腹。有一次,我把新出版的《缘缘堂随笔》送他一册,请他指教。
过了几天他来看我,谈到了这册随笔,我敬求批评。他对那时正在提倡的白话文向
来抱反对态度,我料他的批评一定是否定的。
果然,他起初就局部略微称赞几句,后来的结论说:“不过,这种文章,教我
们做起来,每篇只要廿八个字——一首七绝;或者二十个字——一首五绝。”
我初听到这话,未能信受。继而一想,觉得大有道理!古人作文,的确言简意
繁,辞约义丰,不象我们的白话文那么噜里噜苏。回想古人的七绝和五绝,的确每
首都可以作为一篇随笔的题材。例如最周知的唐诗:“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
相映红。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”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
催。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?”这两个题材,倘使教我来表达,我得写
每篇两三千字的两篇抒情随笔。“昨日入城市,归来泪满巾:遍身罗绮者,不是养
蚕人。”“长安买花者,一枝值万钱;道旁有饥人,一钱不肯捐。”这两个题材,
倘教我来表达,我也许要写成——倘使我会写的话——两篇讽喻短篇小说呢!于是
我佩服这位老前辈的话,表示衷心地接受批评。
三十年前这位老前辈对我说的话,我一直保存在心中,不料今天同窗外的“爆
炒米花”
相结合了,我想:原来我的随笔都好比是爆过、放松过的年糕!
0
评论
Comments
日志分类
首页
[2441]
收笑话咧
[281]
唐诗宋词
[729]
杂七杂八
[92]
童话世界
[363]
世界珍闻
[104]
名人诗作
[78]
植物天地
[30]
古典文学
[88]
向往和平
[24]
常用法律
[236]
三十六计
[28]
名家散文
[388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