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/12/09 | 《歪鲈婆阿三》
类别(名家散文) | 评论(0) | 阅读(50) | 发表于 14:28

歪鲈婆阿三

歪鲈婆阿三不知何许人也,亦不详其姓氏。只因他的嘴巴象鲈鱼的嘴巴,又有
些歪,因以为号也。他是我家贴邻王囡囡豆腐店里的司务。每天穿着褴褛的衣服,
坐在店门口包豆腐干。人们简称他为“阿三”。阿三独身无家。

那时盛行彩票,又名白鸽票。这是一种大骗局。例如:印制三万张彩票,每张
一元。每张分十条,每条一角。每张每条都有号码,从一到三万。把这三万张彩票
分发全国通都大邑。卖完时可得三万元。于是选定一个日子,在上海某剧场当众开
彩。开彩的方法,是用一个大球,摆在舞台中央,三四个人都穿紧身短衣,袖口用
带扎住,表示不得作弊。然后把十个骰子放进大球的洞内,把大球摇转来。摇了一
会,大球里落出一只骰子来,就把这骰子上的数字公布出来。这便是头彩的号码的
第一个字。台下的观众连忙看自己所买的彩票,如果第一个数字与此相符,就有一
线中头彩的希望。笑声、叹声、叫声,充满了剧场。这样地表演了五次,头彩的五
个数目字完全出现了。五个字完全对的,是头彩,得五千元;四个字对的,是二彩,
得四千元;三个字对的,是三彩,得三千元……这样付出之后,办彩票的所收的三
万元,净余一半,即一万五千元。这是一个很巧妙的骗局。因为买一张的人是少数,
普通都只买一条,一角钱,牺牲了也有限。这一角钱往往象白鸽一样一去不回,所
以又称为“白鸽票”。

只有我们的歪鲈婆阿三,出一角钱买一条彩票,竟中了头彩。事情是这样:发
卖彩票时,我们镇上有许多商店担任代售。这些商店,大概是得到一点报酬的,我
不详悉了。这些商店门口都贴一张红纸,上写“头彩在此”四个字。有一天,歪鲈
婆阿三走到一家糕饼店门口,店员对他说:“阿三!

头彩在此!买一张去吧。“对面咸鲞店里的小麻子对阿三说:

“阿三,我这一条让给你吧。我这一角洋钱情愿买香烟吃。”小麻子便取了阿
三的一角洋钱,把一条彩票塞在他手里了。阿三将彩票夹在破毡帽的帽圈里,走了。

大年夜前几天,大家准备过年的时候,上海传来消息,白鸽票开彩了。歪鲈婆
阿三的一条,正中头彩。他立刻到手了五百块大洋,(那时米价每担二元半,五百
元等于二百担米。)

变成了一个富翁。咸鲞店里的小麻子听到了这消息,用手在自己的麻脸上重重
地打了三下,骂了几声“穷鬼!”歪鲈婆阿三没有家,此时立刻有人来要他去“招
亲”了。这便是镇上有名的私娼俞秀英。俞秀英年约二十余岁,一张鹅蛋脸生得白
嫩,常常站在门口卖俏,勾引那些游蜂浪蝶。她所接待的客人全都是有钱的公子哥
儿,豆腐司务是轮不到的,但此时阿三忽然被看中了。俞秀英立刻在她家里雇起四
个裁缝司务来,替阿三做花缎袍子和马褂。限定年初一要穿。四个裁缝司务日夜动
工,工钱加倍。

到了年初一,歪鲈婆阿三穿了一身花缎皮袍皮褂,卷起了衣袖,在街上东来西
去,大吃大喝,滥赌滥用。几个穷汉追随他,问他要钱,他一摸总是两三块银洋。
有的人称他“三兄”、“三先生”、“三相公”,他的赏赐更丰。那天我也上街,
看到这情况,回来告诉我母亲。正好豆腐店的主妇定四娘娘在我家闲谈。母亲对定
四娘娘说:“把阿三脱下来的旧衣裳保存好,过几天他还是要穿的。”

果然,到了正月底边,歪鲈婆阿三又穿着原来的旧衣裳,坐在店门口包豆腐干
了。只是一个崭新的皮帽子还戴在头上。

把作司务钟老七衔着一支旱烟筒,对阿三笑着说:“五百元大洋!正好开爿小
店,讨个老婆,成家立业。现在哪里去了?这真叫做没淘剩①!”阿三管自包豆腐
干,如同不听见一样。我现在想想,这个人真明达!货悖而入者,亦悖而出;来路
不明,去路不白。他深深地懂得这个至理。我年逾七十,阅人多矣。凡是不费劳力
而得来的钱,一定不受用。要举起例子来,不知多少。歪鲈婆阿三是一个突出的例
子。他可给千古的人们作借鉴。自古以来,荣华难于久居。大观园不过十年,金谷
园更为短促。我们的阿三把它浓缩到一个月,对于人世可说是一声响亮的警钟,一
种生动的现身说法。

①没淘剩,吴方言,没有出息的意思。

0

评论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