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态博客入口:http://blog.5d.cn/user34/wmj/
2008/11/22 | 《赤栏桥外柳千条》
类别(名家散文) | 评论(0) | 阅读(40) | 发表于 18:47

赤栏桥外柳千条

日丽风和的一个下午,独自在西湖边上跋徨。暂时忘记了时间,忘记了地点,
甚至忘记了自身,而放眼观看目前的春色。但见绿柳千条,映着红桥一带,好一片
动人的光景!古人诗云:“赤栏桥外柳千条”,昔日我常叹赏它为描写春景的佳句。
今日看见了它的实景,叹赏得愈加热烈了。但是,这也并非因为见了诗的实景之故,
只因我忘记了时间,忘记了地点,甚至忘记了自身,所见的就是诗人的所见;换言
之,实景就是诗,所以我的叹赏能愈加热烈起来。不然,凶恶的时代消息弥漫在世
界的各处,国难的纪念碑矗立在西湖的彼岸,也许还有人类的罪恶充塞在赤栏桥畔
的汽车里,柳阴深处的楼台中,世间有什么值得叹赏呢?从前的雅人欢喜管领湖山,
常自称为“西湖长”、“西湖主”。做了长,做了主,那里还看得见美景?恐怕他
们还不如我一个在西湖上的游客,能够忘怀一切,看见湖上的画意诗情呢!

但是,忘怀一切,到底是拖着肉体的人所难以持久的事。

“赤栏桥外柳千条”之美,只能在一瞬间使我陶醉,其次的瞬间就把我的思想
拉到艺术问题上去。红配着绿,何以能使人感到美满?细细咀嚼这个小问题,跋徨
中的心也算有了一个着落。

据美学者说,色彩都有象征力,能作用于人心。人的实际生活上,处处盛用着
色彩的象征力。现在让我先把红绿两色的用例分别想一想看:据说红象征性爱,故
关于性的曰

2008/10/11 | 《实行的悲哀》
类别(名家散文) | 评论(0) | 阅读(117) | 发表于 14:52
实行的悲哀

    寒假中,诸儿齐集缘缘堂,任情游戏,笑语喧阗。堂前好象每日做喜庆事。有
一儿玩得疲倦,欹藤床少息,随手翻检床边柱上日历,愀然改容叫道:“寒假只有
一星期了!假期作业还未动手呢!”游戏的热度忽然为之降低。另一儿接着说:

    “我看还是未放假时快乐,一放假就觉得不过如此,现在反觉得比未放时不快
了。”这话引起了许多人的同情。

    我虽不是学生,并不参预他们的假期游戏,但也是这话的同情者之一人。我觉
得在人的心理上,预想往往比实行快乐。西人有“胜利的悲哀”之说。我想模仿他
们,说“实行的悲哀”,由预想进于实行,由希望变为成功,原是人生事业展进的
正道。但在人心的深处,奇妙地存在着这种悲哀。

    现在就从学生生活着想,先举星期日为例。凡做过学生的人,谁都能首肯,星
期六比星期日更快乐。星期六的快乐的原因,原是为了有星期日在后头;但是星期
日的快乐的滋味,却不在其本身,而集中于星期六。星期六午膳后,课业未了,全
校已充满着一种弛缓的空气。有的人预先作归家的准备;有的人趁早作出游的计划!
更有性急的人,已把包裹洋伞整理在一起,预备退课后一拿就走了。最后一课毕,
退出教室的时候,欢乐的空气更加浓重了。
2008/10/10 | 《初冬浴日漫感》
类别(名家散文) | 评论(0) | 阅读(50) | 发表于 13:26
初冬浴日漫感

    离开故居一两个月,一旦归来,坐到南窗下的书桌旁时第一感到异样的,是小
半书桌的太阳光。原来夏已去,秋正尽,初冬方到,窗外的太阳已随分南倾了。

    把椅子靠在窗缘上,背着窗坐了看书,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。它非但不象
一两月前地使我讨厌,反使我觉得暖烘烘地快适。这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阳似乎正在
把一种祛病延年,起死回生的乳汁,通过了他的光线而流注到我的体中来。

    我掩卷瞑想:我吃惊于自己的感觉,为甚么忽然这样变了?前日之所恶变成了
今日之所欢;前日之所弃变成了今日之所求;前日之仇变成了今日之恩。张眼望见
了弃置在高阁上的扇子,又吃一惊。前日之所欢变成了今日之所恶;前日之所求变
成了今日之所弃;前日之恩变成了今日之仇。

    忽又自笑:“夏日可畏,冬日可爱”,以及“团扇弃捐”,乃古之名言,夫人
皆知,又何足吃惊?于是我的理智屈服了。

    但是我的感觉仍不屈服,觉得当此炎凉递变的交代期上,自有一种异样的感觉,
足以使我吃惊。这仿佛是太阳已经落山而天还没有全黑的傍晚时光:我们还可以感
到昼,同时已可以感到夜。又好比一脚已跨上船而一脚尚在岸上的登舟时光:

    我们还
2008/10/09 | 《吃瓜子》
类别(名家散文) | 评论(0) | 阅读(60) | 发表于 19:55
 吃瓜子

    从前听人说:中国人人人具有三种博士的资格:拿筷子博士、吹煤头纸博士、
吃瓜子博士。

    拿筷子,吹煤头纸,吃瓜子,的确是中国人独得的技术。

    其纯熟深造,想起了可以使人吃惊。这里精通拿筷子法的人,有了一双筷,可
抵刀锯叉瓢一切器具之用,爬罗剔抉,无所不精。这两根毛竹仿佛是身体上的一部
分,手指的延长,或者一对取食的触手。用时好象变戏法者的一种演技,熟能生巧,
巧极通神。不必说西洋了,就是我们自己看了,也可惊叹。至于精通吹煤头纸法的
人,首推几位一天到晚捧水烟筒的老先生和老太太。他们的“要有火”比上帝还容
易,只消向煤头纸上轻轻一吹,火便来了。

    他们不必出数元乃至数十元的代价去买打火机,只要有一张纸,便可临时在膝
上卷起煤头纸来,向铜火炉盖的小孔内一插,拔出来一吹,火便来了。我小时候看
见我们染坊店里的管帐先生,有种种吹煤头纸的特技。我把煤头纸高举在他的额旁
边了,他会把下唇伸出来,使风向上吹;我把煤头纸放在他的胸前了,他会把上唇
伸出来,使风向下吹;我把煤头纸放在他的耳旁了,他会把嘴歪转来,使风向左右
吹;我用手按住了他的嘴,他会用鼻孔吹,都是吹一两下就着火的。中国人对于吹
煤头纸技术造诣之深,于此可以窥见。所可惜者,自从卷烟和火柴输入中国而盛
2008/10/08 | 《春》
类别(名家散文) | 评论(0) | 阅读(33) | 发表于 11:30


    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!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,希望它长在人间。诗人,
特别是词客,对春爱慕尤深。试翻词选,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。后
人听惯了这种话,自然地随喜附和,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,一说起春
也会觉得欢喜。这一半是春这个字的音容所暗示的。

    “春!”你听,这个音读起来何等铿锵而惺忪可爱!这个字的形状何等齐整妥
帖而具足对称的美!这么美的名字所隶属的时节,想起来一定很可爱。好比听见名
叫“丽华”的女子,想来一定是个美人。

    然而实际上春不是那么可喜的一个时节。我积三十六年之经验,深知暮春以前
的春天,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。

    梅花带雪开了,说道是漏泄春的消息。但这完全是精神上的春,实际上雨雪霏
霏,北风烈烈,与严冬何异?所谓迎春的人,也只是瑟缩地躲在房栊内,战栗地站
在屋檐下,望望枯枝一般的梅花罢了!

    再迟个把月罢,就象现在:惊蛰已过,所谓春将半了。住在都会里的朋友想象
此刻的乡村,足有画图一般美丽,连忙写信来催我写春的随笔。好象因为我偎傍着
春,惹他们妒忌似的。其实我们住在乡村间的人,并没有感到快乐,却生受了种种
的不舒服:寒暑表激烈地升降于三十六度至六十二度之间
2008/10/07 | 《翦网》
类别(名家散文) | 评论(0) | 阅读(12) | 发表于 11:15
翦网

    大娘舅白相了大世界回来。把两包良乡栗子在桌子上一放,躺在藤椅子里,脸
上现出欢乐的疲倦,摇摇头说:

    “上海地方白相真开心!京戏、新戏、影戏、大鼓、说书、变戏法,甚么都有
;吃茶、吃酒、吃菜、吃点心、由你自选;还有电梯飞船、飞轮、跑冰……老虎、
狮子、孔雀、大蛇……

    真是无奇不有!唉,白相真开心,但是一想起铜钱就不开心。

    上海地方用铜钱真容易!倘然白相不要铜钱,哈哈哈哈……“

    我也陪他“哈哈哈哈……”

    大娘舅的话真有道理!“白相真开心,但是一想起铜钱就不开心”,这种情形
我也常常经验。我每逢坐船,乘车,买物,不想起钱的时候总觉得人生很有意义,
对于制造者的工人与提供者的商人很可感谢。但是一想起钱的一种交换条件,就减
杀了一大半的趣味。教书也是如此:同一班青年或儿童一起研究,为一班青年或儿
童讲一点学问,何等有意义,何等欢喜!但是听到命令式的上课铃与下课铃,做到
军队式的“点名”,想到商买式的
2008/10/06 | 《大帐簿》
类别(名家散文) | 评论(0) | 阅读(39) | 发表于 20:32
 大帐簿

    我幼年时,有一次坐了船到乡间去扫墓。正靠在船窗口出神观看船脚边层出不
穷的波浪的时候,手中拿着的不倒翁一刹那间形影俱杳,全部交付与不可知的渺茫
的世界了。我看看自己的空手,又看看窗下的层出不穷的波浪,不倒翁失足的伤心
地,再向船后面的茫茫白水怅望了一会,心中黯然地起了疑惑与悲哀。我疑惑不倒
翁此去的下落与结果究竟如何,又悲哀这永远不可知的命运。它也许随了波浪流去,
搁住在岸滩上,落入于某村童的手中;也许被鱼网打去,从此做了渔船上的不倒翁
;又或永远沉沦在幽暗的河底,岁久化为泥土,世间从此不再见这个不倒翁。我晓
得这不倒翁现在一定有个下落,将来也一定有个结果,然而谁能去调查呢?谁能知
道这不可知的命运呢?这种疑惑与悲哀隐约地在我心头推移。终于我想:父亲或者
知道这究竟,能解除我这种疑惑与悲哀。不然,将来我年纪长大起来,总有一天能
知道这究竟,能解除这疑惑与悲哀。

    后来我的年纪果然长大起来。然而这种疑惑与悲哀,非但依旧不能解除,反而
随了年纪的长大而增多增深了。我偕了小学校里的同学赴郊外散步,偶然折取一根
树枝,当手杖用了一会,后来抛弃在田间的时候,总要对它回顾好几次,心中自问
自答:“我不知几时得再见它?它此后的结果不知究竟如何?我永远不得再见它了!
它的后事永远不可知了!”倘是独自散步,遇到这种事的时候我更要依依不舍地留
连一
2008/10/05 | 《从孩子得到的启示》
类别(名家散文) | 评论(0) | 阅读(21) | 发表于 14:08
从孩子得到的启示

    晚上喝了三杯老酒,不想看书,也不想睡觉,捉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
上,同他寻开心。我随口问:

    “你最喜欢甚么事?”

    他仰起头一想,率然地回答:

    “逃难。”

    我倒有点奇怪:“逃难”两字的意义,在他不会懂得,为甚么偏偏选择它?倘
然懂得,更不应该喜欢了。我就设法探问他:

    “你晓得逃难就是甚么?”

    “就是爸爸、妈妈、宝姊姊、软软……娘姨,大家坐汽车,去看大轮船。”

    啊!原来他的“逃难”的观念是这样的!他所见的“逃难”,是“逃难”的这
一面!这真是最可喜欢的事!

    一个月以前,上海还属孙传芳的时代,国民革命军将到上海的消息日紧一日,
素不看报的我,这时候也定一份《时事新报》,每天早晨看一遍。有一天,我正在
看昨天的旧报,等候今天
2008/10/03 | 《吃酒》
类别(名家散文) | 评论(0) | 阅读(28) | 发表于 20:48
吃酒

    酒,应该说饮,或喝。然而我们南方人都叫吃。古诗中有“吃茶”,那么酒也
不妨称吃。说起吃酒,我忘不了下述几种情境:

    二十多岁时,我在日本结识了一个留学生,崇明人黄涵秋。此人爱吃酒,富有
闲情逸致。我二人常常共饮。有一天风和日暖,我们乘小火车到江之岛去游玩。这
岛临海的一面,有一片平地,芳草如茵,柳阴如盖,中间设着许多矮榻,榻上铺着
红毡毯,和环境作成强烈的对比。我们两人踞坐一榻,就有束红带的女子来招待。
“两瓶正宗,两个壶烧。”正宗是日本的黄酒,色香味都不亚于绍兴酒。壶烧是这
里的名菜,日本名叫tsuboyaki,是一种大螺蛳,名叫荣螺(sazae),
约有拳头来大,壳上生许多刺,把刺修整一下,可以摆平,象三足鼎一样。把这大
螺蛳烧杀,取出肉来切碎,再放进去,加入酱油等调味品,煮熟,就用这壳作为器
皿,请客人吃。这器皿象一把壶,所以名为壶烧。其味甚鲜,确是侑酒佳品。用的
筷子更佳:这双筷用纸袋套好,纸袋上印着“消毒割著”四个字,袋上又插着一个
牙签,预备吃过之后用的。从纸袋中拔出筷来,但见一半已割裂,一半还连接,让
客人自己去裂开来。这木头是消毒过的,而且没有人用过,所以用时心地非常快适。
用后就丢弃,价廉并不可惜。我赞美这种筷,认为是世界上最进步的用品。西洋人
用刀叉,太笨重,要洗过方能再用;中国人用竹
2008/09/30 | 《沙坪的美酒》
类别(名家散文) | 评论(0) | 阅读(29) | 发表于 13:58
沙坪的美酒

    胜利快来到了。逃难的辛劳渐渐忘却了。我住在重庆郊外的沙坪坝庙湾特五号
自造的抗建式小屋中的数年间,晚酌是每日的一件乐事,是白天笔耕的一种慰劳。

    我不喜吃白酒,味近白酒的白兰地,我也不要吃。巴拿马赛会得奖的贵州茅台
酒,我也不要吃。总之,凡白酒之类的,含有多量酒精的酒,我都不要吃。所以我
逃难中住在广西贵州的几年,差不多戒酒。因为广西的山花,贵州的茅台,均含有
多量酒精,无论本地人说得怎样好,我都不要吃。

    由贵州茅台酒的产地遵义迁居到重庆沙坪坝之后,我开始恢复晚酌,酌的是
“渝酒”,即重庆人仿造的黄酒。

    我所以不喜白酒而喜黄酒,原因很简单:就为了白酒容易醉,而黄酒不易醉。
“吃酒图醉,放债图利”,这种功利的吃酒,实在不合于吃酒的本旨。吃饭,吃药,
是功利的。吃饭求饱,吃药求愈,是对的。但吃酒这件事,性状就完全不同。吃酒
是为兴味,为享乐,不是求其速醉。譬如二三人情投意合,促膝谈心,倘添上各人
一杯黄酒在手,话兴一定更浓。吃到三杯,心窗洞开,真情挚语,娓娓而来。古人
所谓“酒三昧”,即在于此。但决不可吃醉,醉了,胡言乱道,诽谤唾骂,甚至呕
吐,打架。那真是不会吃酒,违背吃酒的本旨了。所以吃酒决不是图醉。所以容易
2008/09/29 | 《闲居》
类别(名家散文) | 评论(0) | 阅读(14) | 发表于 20:07
闲居

    闲居,在生活上人都说是不幸的,但在情趣上我觉得是最快适的了。假如国民
政府新定一条法律:“闲居必须整天禁锢在自己的房间里,”我也不愿出去干事,
宁可闲居而被禁锢。

    在房间里很可以自由取乐;如果把房间当作一幅画看的时候,其布置就如画的
“置陈”

    了。譬如书房,主人的座位为全局的主眼,犹之一幅画中的middle p
oint①,须居全幅中最重要的地位。其他自书架,几、椅、惶床、火炉、壁饰、
自鸣钟,以至痰盂、纸簏等,各以主眼为中心而布置,使全局的焦点集中于主人的
座位,犹之画中的附属物、背景,均须有护卫主物,显衬主物的作用。这样妥帖之
后,人在里面,精神自然安定,集中,而快适。这是谁都懂得,谁都可以自由①中
心点。

    取乐的事。虽然有的人不讲究自己的房间的布置,然走进一间布置很妥帖的房
间,一定谁也觉得快适。这可见人都会鉴赏,鉴赏就是被动的创作,故可说这是谁
也懂得,谁也可以自由取乐的事。

    我在贫乏而粗末的自己的书房里,常常欢喜作这个玩意儿。把几件粗陋的家具
搬来搬去,一月中总要搬数回。搬到痰盂不能移动一寸,脸盆架子不能旋转一度的
时候,便有很妥帖的位置出现了。那时候我自己坐
2008/09/28 | 《子恺漫画选》自序(丰子恺)
类别(名家散文) | 评论(0) | 阅读(99) | 发表于 21:05
《子恺漫画选》自序

    我作这些画的时候,是一个已有两三个孩子的二十七八岁的青年。我同一般青
年父亲一样,疼爱我的孩子。我真心地爱他们:他们笑了,我觉得比我自己笑更快
活;他们哭了,我觉得比我自己哭更悲伤;他们吃东西,我觉得比我自己吃更美味,
他们跌一交,我觉得比我自己跌一交更痛……。我当时对于我的孩子们,可说是
“热爱”。这热爱便是作这些画的最初的动机。

    我家孩子产得密,家里帮手少,因此我须得在教课之外帮助照管孩子,就像我
那时一幅漫画中的《兼母之父》一样。

    我常常抱孩子,喂孩子吃食,替孩子包尿布,唱小曲逗孩子睡觉,描图画引孩
子笑乐;有时和孩子们一起用积木搭汽车,或者坐在小凳上“乘火车”。我非常亲
近他们,常常和他们共同生活。这“亲近”也是这些画材所由来。

    由于“热爱”和“亲近”,我深深地体会了孩子们的心理,发见了一个和成人
世界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。儿童富有感情,却缺乏理智;儿童富有欲望,而不能抑
制。因此儿童世界非常广大自由,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提出一切愿望和要求:房
子的屋顶可以要求拆去,以便看飞机;眠床里可以要求生花草,飞蝴蝶,以便游玩
;凳子的脚可以给穿鞋子;房间里可以筑铁路和火车站;亲兄妹可以做新官人和新
娘子;天上的月亮可以要它下来……
2008/09/27 | 《画中有诗》自序(丰子恺)
类别(名家散文) | 评论(0) | 阅读(66) | 发表于 20:53
 《画中有诗》自序

    余读古人诗,常觉其中佳句,似为现代人生写照,或竟为我代言。盖诗言情,
人情千古不变,故好诗千古常新。此即所谓不朽之作也。余每遇不朽之句,讽咏之
不足,辄译之为画。不问唐宋人句,概用现代表现。自以为恪尽鉴赏之责矣。初作
《贫贱江头自浣纱》图,或见而诧曰:“此西施也,应作古装;今子易以断发旗袍,
其误甚矣!”余曰:“其然,岂其然欤?颜如玉而沦落于贫贱者,古往今来不可胜
数,岂止西施一人哉?我见现代亦有其人,故作此图。君知其一而不知其他,所谓
泥古不化者也,岂足与言艺术哉!”其人无以应。

    吾于是读诗作画不息。近来累积渐多,乃选六十幅付木刻,以示海内诸友。名
之曰《画中有诗》。
2008/09/26 | 漫画集《人间相》序言(丰子恺)
类别(名家散文) | 评论(0) | 阅读(20) | 发表于 12:24
漫画集《人间相》序言①

    在上世,绘画用于装饰。故原始之绘画为图案,如五云万字、龙鳞凤彩之类,
皆世间之调和相也。当盛世,绘画用以赞美。故人称美景曰“如画”,如明山秀水、
佳人才子之类,皆世间之欢喜相也。至末世,绘画用为娱乐。故俗称描画曰“画花”,
如草木虫禽、风花雪月之类,皆世间之可爱相也。吾画既非装饰,又非赞美,更不
可为娱乐,而皆世间之不调和相、不欢喜相、不可爱相,独何欤?东坡云:“恶岁
诗人无好语”,若诗画通似,则窃比吾画于诗可也。

    ①此文后来作为《丰子恺漫画全集·都市相》的序言。
2008/09/25 | 《艺术的园地》
类别(名家散文) | 评论(0) | 阅读(20) | 发表于 20:35

艺术的园地

    艺术的园中,旧时只有八个部分。就是绘画、雕塑、建筑、工艺、音乐、文学、
舞蹈、演剧。现在应该添辟四部,就是书法、金石和照相、电影。前两者向来被忽
视。因为这两者在西洋是没有的,西洋的艺术之园中不设此两部。中国旧时的艺术
之园中,把“金石书画”

三部分看作一部,使金石和书法附属于绘画,至于照相,从前不入艺术之园,
或称之为“准艺术”。电影因为新兴,亦未被列入艺术之园的部类中。

    其实,如果工艺(就是器什等日用品)列入艺术,照相也应该列入。如果演剧
列入艺术,电影更应该列入。

    所以现代的艺术之园,共有十二部门。用一个字代表一门,即书、画、金、雕、
建、工、照、音、舞、文、剧、影。

    现代艺术的园地中,有这一打东西蓬勃地发展着,光景何等热闹啊!

    学习艺术,当然不是定要全部修习这十二门艺术。如果要做艺术专门家,一个
人一生,只能修习数门或一门,甚至一门中的一部分。

    但是,各种艺术都有共通的关系。所以修习一种,对于其他各种不能全不顾问。
尤其是中学生,需要获得各种常识,来建造健全人格的基础。故对于各种艺术,应
该都知道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