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05/12 | 第廿一计:金蝉脱壳
类别(三十六计) | 评论(0) | 阅读(102) | 发表于 21:05

 

[计名由来]
金蝉脱壳原是一种生物现象,指蝉类昆虫在其生命进程中发生的一种蜕变。也就是人们在树林中能经常见到的,秋蝉从本体脱壳而去,却将蝉衣留在枝头。古人便用这种现象来喻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物。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说:“濯淖污泥之中,蝉蜕于浊秽,以浮游尘埃之外,不获世之滋垢,嚼然泥而不滓者也。”又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蝉蜕蛇解,游于太清。”佛家道家也常用以喻指得道者之死乃弃尸登仙,有如蝉之脱壳。至于从何时开始将“金蝉脱壳”一语用来喻指某种军事计谋,目下尚难确证,但至少在元代以前就有了。如元惠施《幽闺记·文武同盟》中写道:“曾记得兵书上有个金蝉脱壳之计。”后来在各类文章、作品中使用此语的就更多了。如元马致远《三度任风子》:“天也,我几时能勾金蝉脱壳,可不道家有老敬老,有小敬小。”关汉卿《谢天香》:“便使尽些会俩,干愁断我肚肠,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。”明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0回:“这个叫做‘金蝉脱壳计’:他将虎皮盖在此,他却走了。”至于在军事实践中使用此计则更早。
[原文]
存其形,完其势,友不疑,敌不动。巽而止蛊。
[译文]
保存阵地原形,造成强大的声势。使友军不怀疑,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。这是从蛊卦《辞》:“巽而止,蛊。”一语中悟出的道理。
[前人批语]
共友击敌,坐观其势。倘另有一敌,则须去而存势。则金蝉脱壳者,非徒走也,盖为分身之法也。故我大军转动,而旌旗金鼓,俨然原阵,使敌不敢动,友不生疑。待己摧他敌而返,而友敌始知,或犹且不知。然而金蝉脱壳者,在对敌之际,而抽精锐以袭别阵也。如诸葛亮卒于军,司马懿追焉。姜维令仪反击鸣鼓,若向懿者。懿退,于是仪结营而去。檀道济被围,乃命军士悉甲,身白服乘舆,徐出外围,魏惧有伏,不敢逼,乃归。
[译文]
同友军联合对敌作战,要仔细察明敌、我、友3方面的态势。如果另外发现敌人,必须保持原来的阵势而分兵去迎击。“金蝉脱壳”并不是一走了事,它是一种分身的法术。因此,当我方大军转移后,依然要旗帜招展,锣鼓声喧,很逼真地保持原来的阵势,这就可以使敌人不敢妄动,友军也不致生疑。等到我已摧毁别处的敌人返回来,友军和敌人才发觉,或者还没有发觉。“金蝉脱壳”就是在对敌作战时,暗中抽走精锐部队去袭击别处的敌人的奇谋。比如:诸葛亮第六次出祁伐魏时死于军中,魏军大督都司马懿领兵追袭。姜维命令杨仪指挥部队擂鼓佯攻,其矛头好像是指向司马懿的魏军。司马懿见后便引军退走了。于是杨仪得以完军而归去。又如南北朝时,宋将檀道济被北魏军队围困。檀道济命令军士全皆载盔披甲,而自己则身着便装、坐着车子,领军从容地走出敌军包围圈。北魏的军队害怕宋军有埋伏,因而不敢逼近,于是檀道济得以安全归去。
0

评论Comments